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我国“双碳”目标的实践逻辑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11-08 08:45:55 责编: 武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双碳”目标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意义重大,不可能轻轻松松达成,只有循脉其内在的实践逻辑,孜孜不辍奋斗,才能得以实现。

“双碳”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之举。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现代化进程最早发轫于西方国家,但它们的现代化是通过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大规模使用“高碳”排放的黑色能源,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西方资本主义的高歌猛进带来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也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尖锐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故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也不会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老路,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价值选择,也是推动国家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为此作出一系列谋划与部署,擘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双碳”目标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战略之策。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双碳”目标将引导中国经济向高质量的低碳经济发展,这是“双碳”目标实践逻辑的基础要义与主题。“双碳”目标是一种刚性制度安排,有助于我国通过碳减排的倒逼机制,改变我国产业结构偏重的现状,以短期的阵痛获取长期的安宁,保障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本世纪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碳排放量也进入增长快车道,致使一些西方国家出于种种目的开始不断“质疑”中国的发展。事实上,即便是今天,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也仅为美国的二分之一左右。但中国政府本着大国的胸怀和责任,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首次提出我国改变世界气候的自主贡献目标开始,我国政府多次提出具体的降碳方案,并多次承诺2030年中国将实现碳达峰。在“双碳”目标的规制下,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2021年,中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当然也应当看到,我国当下尚处于快速工业化发展时期,碳排放量依旧处于高位。真正践行落实党中央的“双碳”战略安排,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是要在产业优化升级中全面降碳,工业领域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城乡建设领域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模式,交通运输领域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农业农村领域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做到在经济总量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双碳”目标是形塑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有力杠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其他发展观的重要维度。“双碳”目标的实施,势必助推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与内生动力的不断强化,这也是“双碳”目标实践逻辑的落脚点和归宿。诚然,“双碳”目标是中国政府的一种刚性安排,表征为一种制度约束,甚至是法治的强制约束,但从源头梳理他更内蕴为一种价值观,一种理念,一种责任。中国式现代化力图消弭人的单向度物化追求,促使人类在深刻反思“高碳”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人的和谐。从这一点而言,“双碳”目标不仅是我国未来生产力布局与自然资源配置的调节器,也是协调社会关系的新杠杆,是文明转型的一个新的起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双碳”目标将助力公民形成简约适度、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现实状况亦然,“双碳”目标正在逐步改变人们以往的高碳生活方式。无纸化办公、线上缴费、乘坐公共交通、更多步行或者使用自行车通勤、光盘行动等。这些微小的习惯积少成多,也会带来明显的减碳效果。随着这些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人类将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当下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皆面临着诸多变化和困难,“双碳”目标的实现依旧任重道远,但中国前行的道路已然坚定明确。只要我们坚信“越是当代的,越是自然的;越是文明的,越是自然的”中国智慧理念,便一定能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龚小平 任雪萍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相关新闻
把安庆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