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发挥皖南山水、人文、生态优势,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包括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在内的大黄山地区旅游业从传统观光游向现代休闲度假康养游升级的重大举措。世界级大黄山离不开国际化传播表达。必须着力把握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强区域联动和规划引领,着力挖掘区域故事、文艺、名人资源,推动大黄山IP国际传播,让大黄山区域成为展示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
准确把握目标定位。大黄山不是一座山一个市,而是创意打造的一个全新大IP,旨在整合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28个县区的旅游资源,由传统旅游IP延伸至休闲度假康养IP,由单纯文旅IP扩展至新业态新经济新产业复合IP,形成统一的大品牌,进一步提升安徽旅游影响力。大黄山区域内集聚227个A级景区,是全国8个A级景区集聚区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群峰竞秀,长江、新安江、秋浦河、青弋江数流穿境,太平湖、花亭湖、升金湖、南漪湖镶嵌其间,徽州文化、古皖文化、桐城文化、红色文化等交融荟萃,歙县、安庆市、绩溪县、黟县、桐城市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9000多处传统古村落星罗棋布。其中,黄山风景区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于一身,是我国现代旅游的启萌地。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不是就旅游抓旅游,而是要抓住产业跨界融合的特征,进一步放大“旅游+”的效果,推动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大黄山国际化传播能力,必须准确把握大黄山这一个全新大IP的目标定位,立足生态型、锚定国际化、对标世界级,深入挖掘大黄山的核心价值,强化“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的独特品牌形象,推动大黄山形成高价值的文旅内核、高维度的产业体系、高能级的旅居客群,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康养旅居,不断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科学制定传播策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国际传播的运行方式和业态环境。提升大黄山国际化传播能力,推动大黄山IP国际传播,必须基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利用好人工智能主导的传媒科技的变化,通过网站、社交媒体、旅游推广、品牌提升,综合考虑自然风光、人文情怀、历史文化这三个维度,多模态、场景化、沉浸式持续用力,以深化融合壮大大黄山国际主流舆论、讲好黄山故事,提高黄山国际传播效能。一方面,强化链接资源、区域协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的协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国际传播渠道和资源,打造大黄山国际传播平台,拓展传播路径,提升传播艺术,统筹开展品牌推介和文化传播,强化大黄山品牌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另一方面,坚持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整合统计各大数字新媒体平台上的数据,对游客需求、行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画像,优化新媒体品牌传播策略,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关注“数字建模”“VR+旅游”“AR+旅游”“元宇宙+旅游”“AI+旅游”等数字虚拟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运用各种媒体形式打造融合传播渠道,与电影、广场宣传片等各种形式的传播进行合作,开展三维、多维沟通,提高传播覆盖率,增强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说服力;重视数字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拓展传播渠道、优化传播手段、推动人文交流,赋能新生一代以扩大传播队伍。同时,要持续强化监测评估。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收集大黄山国际化传播效能的相关数据,如声量、曝光量、点击量、转化率等。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优化传播渠道、提升传播内容的质量等,切实提升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做优做精内容供给。推动大黄山IP国际传播,需要在内容上做优做精,突出内容建设,不断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达到共情共鸣。一要紧扣大黄山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大黄山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内容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灵感来源。可深入挖掘大黄山地区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通过生动的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大黄山的独特魅力展现给世界。同时,还应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传播内容。二要体现创新性与多样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单调乏味的内容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应不断创新内容形式,融入区域特色文化,与KOL、KOC、明星网红、广告公司等展开合作,共同发挥创意和专业性,进行内容创作。同时,还应注重内容的多样性,涵盖旅游、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三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黄山地区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应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地区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关注国际传播领域的新趋势、新技术,及时将这些新鲜元素融入内容创作中。
许昱颢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