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
实施“大战略” “扬帆出海”开新局
——协同协作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1-30 08:08:52 责编: 徐文娟

“十三五”期间,安徽全省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贯彻国家战略,助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以大格局认识大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乘着长三角这艘“超级巨轮”,沿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扬帆出海,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多点开花”,打造跨区合作升级版

“这些年,长三角一体化带来了发展动能和民生福祉,硕果累累、令人振奋!”石小平是来自马鞍山市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他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成果成效感同身受。

石小平以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介绍了近年来一体化的发展成效:在产业协同方面,一批长三角企业纷纷入驻产业园,重点瞄准高端智能制造等产业,实现产业的强链补链;在交通建设方面,通过打通“断头路”、开通“外环线”、畅通“微循环”,拉近了时空距离,两地往来变得更加便利;在生态治理方面,通过建立“联合河长制”,分段包干管理,实现了规划同谋、环境共治、信息互通,做到了“共饮一江水、同护一条河”;在民生方面,医疗、教育等领域合作共建,优质资源实现流动与共享,群众就医、孩子上学更方便,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不仅仅是修几条路、招几家企业,而必须做到全方位的合作,更高水平的规划以及体制机制的全面保障。”在此次省人代会上,石小平等代表联名提出《关于优先加快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议案》,他建议,在省级层面给予示范区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在规划上实现一体编制,理顺相关协调机制,破解发展空间受限问题,将示范区打造成安徽乃至全国跨省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样板”。

“‘十四五’时期的一体化,将是‘升级版’的一体化,对此我充满信心、满怀期待。”说起未来五年的长三角一体化前景,石小平说,未来的一体化,可能会呈现“全面”“集群”两大特征,即在合作方式上,是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全方位一体化;在城市协同发展上,是“多点开花”,从一个个“示范区”变成一条条“集群发展示范带”,彼此融合、互相促进。“只要我们进一步开拓奋进、携手发展,就一定能书写好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精彩‘安徽答卷’。”

内外联动,共建强劲活跃增长极

“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安徽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享受到了许多过去想都没想到的红利。全省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省政协委员、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张焕明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实施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统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共同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据介绍,当前,我省全要素生产率仍低于沪苏浙。张焕明从专业角度深入分析了相关经济指标。他表示,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金、劳动力、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和全国500强民营企业入围数为例,我省部分指标与沪苏浙差距不小。

“建议我省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利用在资金、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要素比较优势,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沪苏浙产业转移,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共建,带动本省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建设一批服务功能多元、创新要素集聚共享的创新型产业。”张焕明说。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包括长三角地区省域联动发展,也包括省内区域联动发展。”张焕明建议,在促进我省省内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十四五”时期,要以地方资源禀赋优势为原则,统筹推进省内不同区域板块联动发展。“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省内不同片区的产业布局,着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我省制造业创新能力。同时,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全面对接沪苏浙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自主创新高地。”(本报记者 王弘毅 吴量亮)

    相关新闻
建言资政促发展 凝聚共识谋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