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非遗+文创 名优农品出“镇”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3-23 20:55:11 责编: 刘东伟

大大的竹筐里装着青翠欲滴的桑叶和白润的蚕宝宝,身着蓝底白碎花小衫的女子正坐在竹筐边挑拣桑叶……3月20日,记者走进池州市杨田镇农展中心展示区,目光一下就被展示区内五彩缤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杯垫所吸引。

“杯垫上面印制的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农民画,这些画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色彩丰富,构图独特。”杨田镇农展中心负责人徐金锋说。

据介绍,青阳农民画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青阳县志》记载,青阳农民画肇始于明朝中后叶,在汲取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绘画艺术,以兼融世俗性和本土性而独树一帜,2006年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徐金锋 供图

“非遗+文创”化身为一张张小杯垫,通过创新艺术手段和方式,更好地传承青阳农民画,也让大众深刻感受到农民画的魅力。杯垫只是该镇农展中心数百种产品之一,获国家产品认证的野生葛粉、九蒸九晒制作而成的黄精制品、林下散养的土鸡蛋……展示区内“土特产”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这个麻饼真好吃,芝麻很香,黄精茶也不错,据说喝了可以助眠。”来自滁州的游客王女士一边品尝麻饼,一边向记者感慨。

“农展中心于2021年9月开始运营,是集农耕文化展示、农特产品展销、电商销售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一共有300余种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徐金锋告诉记者,该农展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以线上社区团购和电商平台销售为主,去年整个农展中心销售额达2.3亿元,中心的成立带动了整个镇的经济发展。

据悉,该农展中心设有农耕文化展示馆、农特产品展示厅、电商直播中心、信息发布平台、休闲书吧以及多媒体会展中心等功能区,并配套物流仓储中心。中心通过组织对外宣传推介,拓宽销售渠道,不断提升产品影响力;通过加强电商孵化,培育本土电商人才;通过引入规模电商入驻,形成龙头带动效应;组建山水杨田农特产业联盟,实现企业抱团发展。如今,中心入驻农特产品加工企业60家、电商物流企业13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鹿嘉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