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的奋斗一个时代的巨变:记敢"蹚新路"的小岗人
来源:
新华社
2019-03-25 21:23:26
责编:
徐文娟
原标题:一个村的奋斗,一个时代的巨变——记敢“蹚新路”的小岗人
严宏昌,与新中国同岁,这个41年前与村民们拼着身家性命干起“大包干”的庄稼汉,一生都在“蹚新路”,见证了一个村的奋斗。
严宏昌(左)和儿子严余山在小岗村合影(2018年3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扒火车外出讨饭曾是贫穷的小岗人最大的营生。年轻的严宏昌却想不通,“有手有脚有田的壮劳力,怎么就吃不饱饭”,他转头去挖藕、修路、搞建筑,成长为“小包工头”。同村的严金昌,则“冒险”在房前屋后种上生姜、大葱、辣椒。他说,不尝试,就没有活路。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78年冬,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资料照片);下图为1981年,部分“大包干”带头人在茅草屋农舍前合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78年冬夜,敢“蹚新路”的小岗人按下鲜红手印分田到户。一夜越过温饱线,他们却未曾想过停下脚步,严宏昌四处调研,许下了“无工不富”的宏愿,一群群年轻人外出打工,把改革的春风带回家。
成功路上无坦途,小岗一度难跨“富裕坎”。然而在以沈浩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下,小岗人不放弃,继续“蹚新路”,探索特色农业,规模经营。“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率先开起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
这是安徽凤阳小岗村(2018年9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如今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三变改革”、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驶入快车道,集体经济收入渠道越拓越宽。2018年,小岗人均收入超两万元。
小岗,以奋斗见证时代,一代代小岗人在路上再出发。“我与新中国同岁,我的脚步还年轻。”70岁的严宏昌说。
在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2018年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