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头条新闻
全面加强皖赣合作交流 共促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江西省党政代表团来安徽考察
尹弘叶建春率队 郑栅洁王清宪陪同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2-20 07:08:30 责编: 武静

2月18日,由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率领的江西省党政代表团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陪同下,考察安徽创新馆。记者 杨 竹 摄

本网讯(通讯员 郑言 记者 朱胜利)2月18日至19日,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率江西省党政代表团来安徽考察。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陪同考察并主持召开两省交流座谈会。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陪同考察并出席交流座谈会。江西省领导李红军、任珠峰、史文斌、王少玄、夏文勇参加考察和交流座谈会。安徽省领导虞爱华、张韵声、费高云、张红文、单向前陪同考察或参加交流座谈会。

交流座谈会上,郑栅洁首先代表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江西省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江西省长期以来给予安徽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令人景仰的革命圣地、令人赞叹的发展高地、令人心仪的生态福地。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实现大幅跃升,社会生产力、核心竞争力、发展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安徽认真学习借鉴。

郑栅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关心关爱,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亲临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安徽发展擘画蓝图、指引航向。安徽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安徽正在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持续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开展十项暖民心行动,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安徽和江西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希望两省以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皖赣合作交流,协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产业项目协同协作、生态环境联防联保,共同促进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尹弘感谢安徽长期以来对江西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他指出,赣皖两省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历来合作交流紧密、合作领域广泛、合作成果丰硕。近年来,安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全面融入、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态势强劲,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变化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安徽放大视野格局、科学谋划发展,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抓创新谋创新、以大项目好项目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

尹弘指出,当前,江西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希望赣皖两地全面加强战略协同、携手推进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昌景黄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密切加强产业协作,探索共建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创新共同体;深化教育文化旅游等交流合作,持续拓展多领域多层次务实合作,携手谱写新时代新征程赣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考察期间,18日上午,江西省党政代表团首先来到位于芜湖市的中国视谷,详细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现场察看全自动驾驶测试。下午在奇瑞智能网联超级一工厂,代表团一行深入生产车间,实地察看运用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先进设施,推动汽车生产制造全面彻底转型,希望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位于巢湖之畔的安徽创新馆,全面展示了安徽科技创新最新成果。代表团兴致勃勃地走进一个个展厅,询问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市场拓展等情况。郑栅洁在陪同考察中介绍了安徽科技创新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等有关情况。尹弘表示未来两省可以在VR产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19日上午,代表团一行来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郑栅洁、尹弘等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和智能语音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等情况,勉励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拓展产品应用场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代表团一行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深入了解科研进展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前景,对科研人员树立雄心壮志、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精神深表钦佩。

    相关新闻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以安徽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