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头条新闻
2022年,我省保持“稳”的定力和“进”的动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快于全国——
【喜迎全国两会 特别报道】稳中有进的发展“答卷”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2-26 08:01:16 责编: 刘东伟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叠加新冠疫情冲击,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困难与压力,安徽迎接挑战、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奋楫前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这一年,安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一改两为”,加密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举措,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双招双引”,全省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

这一年,安徽打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组合拳”,夯实产业基础、释放发展动力。

这一年,安徽持续实施暖民心行动,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风浪之下,既有“稳”的定力,又有“进”的动力。2022年,安徽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快于全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稳中有进

经济保持向好态势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月初,在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操作塔吊、泵车,为主塔塔身浇筑混凝土。

重大项目,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奠定了经济发展“稳”的基础和“进”的动能。

回顾过去的一年,稳中有进,是2022年安徽经济的关键词。经济稳定向好,社会大局稳定,成为这份“发展答卷”的最好注释。

先看经济大盘,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450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

宏观经济数据的背后,是投资、科技和产业等因素的强力支撑。

在投资领域,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比全国高3.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6%,制造业投资增长21.5%,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

“稳”与“进”,离不开安徽一年来推进“一改两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实践。

助企纾困,释放了发展活力。去年以来,我省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活动,全省“为企服务”平台收集办理企业诉求25.6万件、办结率98.7%;出台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金融助企等系列举措,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276.9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62亿元。

扩大投资,打出了“双招双引”攻势。我省深化投资“赛马”“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多部门常态化要素会商等机制,建立覆盖十大新兴产业的主题基金和商协会,基本建成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力量体系,形成产业链招商主形态,推出场景招商新模式。

创新引领,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去年,我省战略科技力量再添新军,深空探测实验室设立运行,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获批建设,认知智能、压缩机及系统技术实验室入选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运行“科大硅谷”,挂牌成立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0%左右。

提质增效

产业动能持续释放

2月初,在位于长丰县的比亚迪合肥基地生产车间,智能生产线正加紧生产,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完成整车下线。

目前,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聚集规上企业超过300家,包括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江淮汽车、合肥长安、安凯汽车6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配套企业,形成覆盖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

产业稳,则经济稳。去年以来,安徽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各产业的动能在持续增强。

看一产,农业“饭碗”稳稳的。2022年,我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71.4万亩、比上年增加7万亩,粮食产量820亿斤,居全国第4位,增加2.5亿斤,实现“十九连丰”,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7亿元,增长4%。

看二产,工业“引擎”表现强劲。我省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36户、总数突破2万户,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左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6家、总数居全国第7位。

看三产,服务业活力在释放。我省持续推进三产“锻长补短”,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左右,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左右,快递业务量增长10%左右。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聚焦关键领域改革,我省全面推开“亩均论英雄”改革,“标准地”覆盖开发区总出让产业土地的86%;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超50%,省交控、能源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全面实施,千亿规模省级国资股权投资基金组建运营。围绕扩大开放,我省推动出台安徽自贸试验区条例,联动创新区实现省域全覆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6%和10%,新增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使用海外仓322个,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5%。

保障民生

暖心实事惠及万家

春暖花开,在铜陵市铜官区西湖镇老年学校走秀班教室内,十几位“模特”身着统一训练服,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遍地练习着模特步。这些精神饱满的“模特”,并非专业人士,而是当地的老年学员。他们在老年学校里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像这样的老年学校,在安徽还有很多。截至去年底,全省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66.5万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221.6万人。

健身、停车更方便了,老年食堂、公办幼儿园更多了……去年以来,我省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投入财政资金920.7亿元实施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稳就业保基本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就业方面,我省推出“53353”拓岗政策,开发就业岗位39.5万个,确保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有岗可上,有力地保障了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我省16个市传染病专科医院(院区)、61个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全面推进,儿童、创伤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运营;退休人员养老金、居民基础养老金稳步提高,低保、特困供养标准得到提升。

保障基本民生,解决“急难愁盼”,在群众的笑脸和点赞中,安徽交出了一份份“暖心成绩单”。

(记者 王弘毅)

    相关新闻
【喜迎全国两会 特别报道】创新安徽再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