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反向海淘”火了。
所谓“反向海淘”,是指以往国内消费者热衷从海外购买商品,而现在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在我们的电商平台购买“中国货”。
开始,“反向海淘”流行于出国的海外华人华侨群体,身在异国的华人通过国内电商平台购买衣服、零食、玩具、小家电、数码产品等商品,再通过转运公司发往国外。现在,这一潮流逐渐扩展到其他外国人群体,他们对购买中国商品的热情日渐高涨。近日,“中国取暖设备火到欧洲”话题屡登热搜。根据阿里巴巴面向国际市场打造的跨境出口平台速卖通的数据,10月以来,国产暖手宝在全欧洲销售额环比增长447%。作为同类型的经济型随身保暖商品,热水袋也取得300%的环比增长。
跨境电商加速崛起,是“反向海淘”火爆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跨境电商这一外贸新业态发展势头迅猛,让海外消费者着实享受到“买遍中国”的便捷。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的5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近10倍。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金额达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特别是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以来,通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形成统一的区域大市场,开启更大贸易空间,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形式也随之迎来发展的春天。此外,在数字技术加持下,面向海外消费者的直播带货等新的推广形式,对跨境电商的发展也起到助推作用。
搭好平台还要做优服务。跨境订单如何保证时效、售后服务能否及时跟上等,这些问题都是海外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前不久商务部印发的《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出台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出台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换货的税收政策。物流时效曾是跨境电商的一大痛点,而与传统物流模式相比,海外仓采取“单未下,货先行”运营模式,在目的地国就近发货,可以大大缩减运输时间和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遇到货物破损或错发等情况,还能及时退换、重发,节省售后服务时间,让海外消费者放心选购。
“反向海淘”越来越火离不开中国品牌实力的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谁能提供高性价比产品,谁就能争取到新空间。“反向海淘”火的背后,是一家家外贸企业不断从完善生产工艺、瞄准用户需求、改善使用体验、拓展推广渠道等多方面发力,奋力向高端跨越、智能升级和绿色转型的坚定身影。正是他们不遗余力促转型、增动能、提品质的一次次实践,才有了中国制造质量竞争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我国出口商品正逐步从服装、饰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向3C数码、智能家居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升级,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已渐露峥嵘,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与服务在国内外市场收获肯定、赢得声誉。
来自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3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其中,出口3867亿元,同比增长17.9%。在复杂严峻形势下,外贸展现强劲的韧性与活力。相信随着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必将有更多优质国货通过“反向海淘”走出国门,“飞”入全球百姓家。
■ 何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