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以金融“活水”润泽科创土壤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11-29 10:32:08 责编: 武静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公布《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推进5市科创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科技创新成果的诞生与运用,需要长期资金投入,若金融供给不能满足研发需求,科创产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是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创新重要载体,面对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潜在风险高、短期回报不确定的科创项目更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充分释放企业研发潜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亟待提升,必须持续加大金融改革力度,以金融“活水”更好润泽科创土壤。

强化队伍建设,服务见质见效。实施金融改革,既要有好政策,也离不开抓落实。《方案》为探索科创金融创新模式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有望形成金融改革示范效应,但要确保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组织领导、配套支持、监测评估等实践环节“一个都不能少”。打造一支懂金融、懂科创的职业人才梯队,确保金融改革任务执行到位。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合作机制,统筹安排、明确分工,提升服务效能。建设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应主动听取企业、专家学者、一线从业者建议,确保政策措施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引导资金合理分配、产业要素有序流动,让金融改革工作事半功倍。

拓宽资金渠道,加快成果转化。针对科创企业资金不足问题,除银行信贷、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允许合规企业发债融资等政策工具外,也应持续打通更多资金渠道,助力企业有效利用社会资本,满足多元化资金需求。例如,科创板作为服务科创企业的新兴投融资平台,3年多来吸纳上市企业接近500家,但相较于我国科创企业总量占比仍然较低,应对现有科创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推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硬件”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交IPO申请,壮大科创板上市公司整体规模,增加优质企业曝光率,点燃市场投资热情。鼓励有实力的国内外机构或投资人加大对科创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发掘更多科创“独角兽”“潜力股”。实现科创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拓宽资金渠道,也应引导企业合理利用资金,打通变现环节堵点,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强化自身造血能力与市场生存能力。

预防金融风险,营造良性生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职能部门应加快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步伐,通过大数据、AI、人工审查等手段,消除金融安全隐患,确保科创金融创新模式合规运转。无论什么样的科创金融创新模式,都应坚持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坚持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形成金融供给和需求结构平衡、金融风险有效防范的良好生态,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科创产业“加速跑”。

■ 梅 麟


    相关新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