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确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名单一公布,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其中,首次入选的邓清明更是登上多个热搜榜前列,人们纷纷向这位坚守航天事业25年的航天员表示由衷祝贺。网友真挚留言:“终于等到你,还好你没放弃!”“有梦想、谁都是英雄,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邓清明首次入选航天员乘组为何引起广泛关注?因为他一次次落选航天员乘组始终初心不改,因为他25年如一日坚持常态化训练始终追梦。从邓清明追梦飞天的旅程中,人们看见历经淬炼与考验依然不失信心、不断前行的他。
逐梦总会梦圆,坚守总有回报。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迎来6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历史时刻,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人们知道,今年56岁“高龄”的邓清明,一次次落选航天员乘组,等待飞天的25年间,邓清明做了4次“备份航天员”。人们感动,遭受接连落选之后依然坚守初心重新出发。道路坎坷难行,但只有一直前行方能看见星光。一次次与飞天之梦擦肩而过、日复一日坚持刻苦训练,考验的是身体素质、飞逝的是青春年华、磨炼的是坚强意志。看到与自己同批入选首批航天员的伙伴们,有的实现了飞天梦、有的选择退役,邓清明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动摇信念。“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可上九天揽月”的机会扑面而来时,邓清明依然能以平静豁达的心态打理自己郁葱丰茂的心灵原野,追求而不停止,修剪而不荒芜。“清寒枝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邓清明书房的这副对联,正是他矢志飞天、奋斗不止的真实写照。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长久沉潜只为腾跃蓄势。从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开篇、到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感慨,再到李白“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的壮阔,无一不映射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浩瀚宇宙的好奇与向往。经过一代代航天人不懈努力,神舟系列、嫦娥系列、天问系列……正在由点成线、由线铺面,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邓清明的坚守与忠诚,正是许多中国航天人的缩影。反观有的人,把速成走捷径的所谓成功学奉为至理箴言,追求所谓意外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和所谓的“妙手”,失去坚持不懈兢兢业业的奋斗意志。事实上,真正的“妙手”即是“本手”,是不务空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创新创造,一如樊锦诗从北京走向敦煌,从杨柳依依的未名湖畔走向驼铃阵阵的莫高窟,在半个世纪的风沙吹打中,传承前人的火种,开展“数字敦煌”研究保护,让莫高窟成为新时代重焕光彩的一颗璀璨明珠。
持之以恒、成就功业。坚守初心、不失方向。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每一个岗位不论高低,都能让个体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在乡村,农民挥汗如雨、精细耕耘,创造丰收,端牢“中国饭碗”。在工厂,工人精细打磨每一个产品,精益求精弘扬“工匠精神”。在街巷,快递员来回穿梭,高效投送快递,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从农民、工人、快递员,到每一个默默奋斗的“小我”,都在以旺盛的生命力量、厚重的生命分量、坚强的个体身躯,支撑着共和国的伟岸大厦,推动着国家的发展进步。
奋斗伴随艰巨、艰巨创造荣光、荣光归于平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成就事业,作于细、成于实。坚守初心、敬业爱岗,人人奋发、行行精进,笃行不倦、奋斗不止,潜心逐梦、实干兴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