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新闻热评|让“诗和远方”走到一起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2-16 09:01:50 责编: 武静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把都市人的心吹向云南大理,电影《满江红》吸引各地游客到山西太原古县城,跟着电视剧《狂飙》游广东江门的旅游线路报名火热…… 随着“追剧”热潮蔓延到旅游界,进入人们视野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影视+旅游”模式点燃文化新引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影视剧带动旅游热,就像“诗和远方”走到一起,本质上是文旅联动下的共赢。当地自然风光、人文特色与影视剧情相结合,不仅拉动客流消费,而且带动产业增收,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效应。近年来,我省持续做好“影视+旅游”文章,通过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不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电视剧《县委大院》热播,让取景地之一的合肥成为焦点。电视剧《幸福到万家》呈现浓郁的徽风徽韵,为黄山旅游再添“一把火”。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但一直“火”下去并非易事。昙花一现后迅速沉寂,过度开发后日渐衰落,营销炒作却名不副实,这样的旅游景点比比皆是。这说明影视剧的热播让更多地方被“看见”,但能不能引得来人、留得住人,却是个系统工程。如何让文化和旅游融合得更自然、协调、可持续,成为拓展文旅业的关键。

挖掘文化要“深”。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从“走马观花”发展到追求精神愉悦、文化享受。城市特有的人文气质、风土人情,以及被赋予更多诗意解读的自然风光,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合肥延乔路因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成为“网红路”,也因红色精神传承吸引外地游客。对旅游地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确保景点既有鲜明文化特色,又具有显著地方辨识度,依托内容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给游客带去新鲜有价值的体验,促进文旅可持续发展。

牵线搭桥要“准”。一些地方背靠“文化富矿”吸引影视剧组取景拍摄,这是好事,但也要思考如何主动精准“嫁接”、迅速占领市场。通过提前规划设计,撬动多方资源,充分发挥优势,精准有效在影视剧中展示当地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礼仪,实现项目推动、产业带动、百姓联动。比如,《去有风的地方》巧妙融入与拍摄地相关的茶文化等元素,既宣传了茶马古道文化,也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文创产品开发蓄能,实现了影视和旅游的“双向奔赴”。

服务质量要“精”。游客因文化而来,景点靠服务留人。借着影视剧“东风”,一些景点一炮而红,但当地配套措施、接待能力、服务质量跟不上,口碑流量一落千丈。完善硬件设施,打通上下游产业,着力破解旅游旺季住宿难、吃饭难、停车难等问题。积极运用“文旅+”模式,开发剧本杀、露营等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服务业深度融合,让游客玩得放心、舒心。

放眼长远、顺势而为,深挖特色、不断创新,讲好文旅融合“大文章”,给城市品牌塑造带来新的生命力,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复苏繁荣。(韩小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