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双向奔赴”莫成“双向消磨”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3-01 08:28:39 责编: 武静

春节过后,多省市密集启动2023年公务员省考报名工作。

今年,各地公务员招录继续注重基层导向,一些省市安排县级以下机关招录计划占比逾80%,不少地区还推出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

近年来,公考招录注重基层导向鲜明。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基层很多工作看起来零零碎碎、鸡毛蒜皮,但一头连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马虎不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引导各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无论是让农业发展搭上数字化快车、还是让好山好水进入直播间,无论是耐心化解基层矛盾、还是关爱帮助留守儿童,都有赖于高素质、负责任的基层干部队伍。公考招录倾向基层,就是为基层治理夯基垒台,为乡村振兴汇聚力量。

广阔天地向广大青年敞开怀抱,“利好”广大青年成长。数据显示,全国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持续扩大公考招录规模,减少应届生参加公考的政策限制,引导更多优秀大学生投身基层,让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有了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从育人层面说,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基层一线才是培养历练人才的大课堂、大熔炉。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练兵场”,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耳朵倾听、用内心感应,不断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才能打牢事业发展根基。到基层“沾沾土”“墩墩苗”,淬炼出真功夫、硬本领,是青年学子的明智选择。

基层为青年搭建广阔舞台,青年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然而真正实现这种“双向奔赴”并不容易。《半月谈》调查发现,一些青年满怀激情奔赴基层,但很快感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或因专业技能无法施展,或因琐碎工作消磨热情,或因与群众有距离“扎”不下去。莫让“双向奔赴”变成“双向消磨”,青年学子首先应明白,扎根基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责任和承诺,“身在乡村心在城”注定一事无成。换个角度看,解决鸡毛蒜皮的小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褪去一身书生气,是不是也是一种成长?乡村振兴正全面推进,能不能开拓思路、主动干事,找到专业技能与地方发展的结合点?其实,理想与现实间有落差很正常,关键要放下身段、融入基层,心有定力、用心付出,在办小事、多办事中增长才干,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增进感情,才能发现选择基层“不虚此行”。

让更多青年奔赴基层、扎根基层,还要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有干头、有奔头。应当承认,有的青年“逃离基层”并非好高骛远,而是暴露出人才与岗位不适配的问题。栽好“梧桐树”,念好人才经,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给有本领的人广阔舞台,充分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基层才能汇聚人才、固本强基。再者,人才下得去,也要上得来。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大从基层一线遴选公务员力度,畅通和规范基层公务员“上行通道”,有些地方对基层工作者职级晋升、年度考核等给予政策倾斜,让基层真正成为干部锻炼的沃土、成长的摇篮。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基层大有干头、大有前途,才能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其中,努力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基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 刘 振


    相关新闻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