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织密电动自行车“安全网”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3-01 08:28:39 责编: 武静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2年电动自行车及电池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抽查对象涵盖262家企业生产的295批次产品,其中6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超过两成。

家长骑着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放学,一路欢声笑语;外卖小哥骑行于车水马龙的街头,快速送达商品……这些场景随处可见。因行驶速度较快、便于停放、经济环保等优势,电动自行车受到青睐。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累计销量约5000万辆,社会保有量达3.5亿辆。

电动自行车让公众出行更方便,但不能低估安全风险,使用不当会对公众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例如,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日前公布该院2021年至2022年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审理情况,涉及电动自行车案件占87%,电动自行车一方承担全责或主责案件占81%,电动自行车成为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应认清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等各环节全链条发力,织密监管安全网。

质量安全大于天。如果电动自行车存在质量缺陷,使用安全无从谈起。把好生产源头关,企业应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确保设计最高时速、整车质量、外形尺寸、制动性能、防火阻燃性能等指标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不能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产品销售应把消费者安全放在心上,优化售后服务机制,提供定期保养、零部件维修更换等服务,及时消除车辆质量隐患。电动自行车共享租赁业务兴起,相关企业或平台不能一味注重经济效益,应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质量合格产品,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消毒、修理、增补等日常维护工作,保障公众安全用车。

越来越多电动自行车“上路”,意味着路面交通状况愈发复杂,对交通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职能部门应加快填补立法空白,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出行划定“红线”。将于3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对不戴安全头盔、违规加装车篷、超速行驶等行为提出处罚措施。考虑到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较大,仅凭人力监管难以面面俱到,应积极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完善强制登记上牌制度,将电动自行车车主信息建档入库,确保车主身份信息与号牌绑定。配合违章摄像头、大数据监测系统等先进工具,以自动扫描号牌信息精准锁定违章人员身份,促进治理工作事半功倍。

不想排队等充电桩直接将电池带回家充电,快迟到了就闯红灯,图方便随意将车辆停放楼道里……许多安全事故源于车主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每名车主都应成为安全用车“第一责任人”,从我做起、从安全细节做起,依法合规用车,远离风险隐患。

■ 梅 麟


    相关新闻
消除生活中的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