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年轻人需警惕“长衫困境”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3-07 09:35:44 责编: 武静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最近,“孔乙己文学”词条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结合自身经历,发出“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会心安理得地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的慨叹,引发热议。

在鲁迅小说里,穿长衫意味着文化人的身份。孔乙己的长衫,是围观者的笑料,却是他作为读书人最后的体面。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是因为孔乙己的经历似乎与当下受过高等教育却又面临现实困境的年轻人有几分相似之处。多年寒窗苦读,一朝迈出“象牙塔”,遭遇“最难就业季”,困惑与迷茫迎面而来。曾经的“天之骄子”,意气风发、心怀期许,却发现现实与预期相差甚远。

“长衫”脱不下,原因是复杂的。孩子从小被教育要“出人头地”、被逼着一路“抢跑”,长大后又被架在学历高台上、活在家长期待中,不被允许摔倒,更不被允许平凡。在这样的环境下,高学历如同枷锁,压得人喘不过气,很多人就此陷入低谷、一蹶不振。但换个角度想,这些人是不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太想一步到位?无法忍受一时困顿,无法勇敢面对挫折,无法直视自身平凡,更缺乏一路向前的笃定。最近,“两名名校毕业生5年存款5000元”的新闻引发关注,她们面对镜头大方调侃着毕业后的“高开低走”,但表示不会“躺平”,这种接纳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获得网友赞许。

学历或许给予人们实现跃升的可能,但不能以此为标准给人划分等级。一些穿着“长衫”的人,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放不下身段的人,孔乙己不是个例,放眼当下,这样有“身份歧视”的人比比皆是。职业不分贵贱、英雄不论出身,只要靠双手闯出一片天地的劳动者都应被尊重。近年来,高学历人才做育儿嫂、大学生进工厂、硕士送外卖等现象,正在打破固有认知,让人们更加理性客观看待学历与职业的关系。“长衫”并不是困境的源头,故步自封才是镣铐所在。脱下“长衫”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而是给了自己调整方向、审视自我的机会。事实上,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人群,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发光发热、实现价值。

进一步说,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一纸文凭还是提升素质?是为了过上“人上人”的生活,还是丰富人生的选择?如果仅站在经济角度,狭隘分析短期投入与回报比,就会产生“资源浪费”“学历贬值”之感。但回到学习的本质,读书不会无用。读书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学会思考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等同于换一个学历。读大学,未必能实现“逆袭”,其回馈于人的“财富”也未必立竿见影,但丰盈的学识、广阔的视野、正确的价值观、自我更新的能力,却让人受益终身。或服务社会、或助人为乐、或自得其乐,通过学习,人们可以摆脱无力感,拥有自洽的人生。如果明白这点,在择业就业乃至人生道路选择上,内心就会少些焦虑迷茫、多些信心定力。

“孔乙己文学”暴露的年轻人就业焦虑值得关注。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推动创新发展的时代,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年轻人对读书丧失信心。鼓励大学生脱下思想禁锢的“长衫”,更要反思社会是否提供了公平宽容的就业环境。“建议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晋升或辞退的红线”“引导高校毕业生加入高素质农民队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为青年就业出谋划策。打通依靠知识上升的渠道,让就业政策与现实需求相吻合,引导高校毕业生更好学以致用、人岗适配,合力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社会,才能让年轻人走出“长衫困境”、活出自己的精彩。

■ 韩小乔


    相关新闻
呼唤更多“1抵40”式贴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