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着力扭转“工科理科化”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3-21 08:30:46 责编: 武静

日前,《中国科学报》刊登一篇由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合署名的文章,呼吁重视改变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工科理科化”现象,让更多工科教师、学生去工程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工科理科化”,简单说就是工程人才轻实践、重理论。不少工科教师和学生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实践环节,而是忙于理论研究发表论文等纸面工作。有些学生从未到过工程一线,生产实习走马观花,导致动手实践能力弱、团队协作意识不足,难以匹配高层次、创新型工程岗位需求。放任“工科理科化”,专业与就业脱节,不仅让工程人才求职难、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更难培养卓越工程师和大国工匠,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家、企业家就此联名呼吁,切中人才培养弊端,具有现实意义。

“工科理科化”现象长期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研评价“唯论文”的不良导向。现阶段,不少院校把发表期刊论文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硬指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规定任务,纸上谈兵,将一线实践摆在次要位置。理论研究本是为更好推进技术创新,“唯论文”评价标准对工科教育而言,无疑是本末倒置。以“破四唯”“立新标”为突破口,尊重工程人才培养规律,淘汰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实践成绩考核比重,破格奖励做出突出科研成果、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人员,形成有利于科学培养工程人才、助力高质量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扭转“工科理科化”现象,要正视当前工科教育模式短板。有的教师自身缺乏一线从业经验,参加工作以来没走出过“象牙塔”,对制造业发展现状不熟悉不了解,只能对着教材照本宣科。院校与企业合作意识不强,无法为学生提供一线实习机会,缺乏对学生动手实操、团结协作等能力的培养。避免工科教育“纸上谈兵”,要拿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探索构建校企人员交流合作机制,鼓励教师去一线锻炼,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结合实践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邀请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等进校担任兼职教师,分享业界一线技术成果,传授“冒热气”的新鲜技能。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实习机会,鼓励将一线实践经历纳入学分管理,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磨炼技能本领,更好适应行业人才需求。

应当看到,“工科理科化”现象,也反映社会上存在“重理轻工”的偏见。在一些人眼中,研究理论的高于从事实践的,工程人员辛勤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鲜花掌声,导致不少人才不愿从事工程工作,引发制造业人才空心化问题。扭转“工科理科化”现象,既要改革考核机制、转变教学模式,也要提高岗位待遇、增强社会荣誉,形成崇尚和尊重工程人才的风气。从源头破解“工科理科化”迷思,使其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结合更加紧密,不断增强工程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制造强国之路才能走得更稳健。

■ 梅 麟


    相关新闻
推动小份菜发挥“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