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建新功,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系列评论④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5-23 09:23:44 责编: 武静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首先看态度,关键看行动,最终看效果。

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343.4万户,同比增长7.2%;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类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8%、13.7%和9.4%;风能、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同比增长21.8%……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稳步改善。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担当有为,描绘出一幅希望之春、播种之春、奋进之春的动人画卷。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作出深刻阐释,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建新功”。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完成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就越高。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面对前进路上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我们既要依靠学习提升能成事的真本领,也要依靠实践练就敢担当的宽肩膀。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实干担当促进发展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按照“破难题、促发展”要求,理清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当前,要围绕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扑下身子当好“施工队长”,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整体把握、融会贯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在主题教育中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就要在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比如,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是最朴素的方法论。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着力让群众得实惠。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必将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 刘 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