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瑶海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四员”聘任仪式在嘉山路街道板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新聘任的“四员”外卖骑手表示,将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督员、社情民意联络员、扶持政策宣传员、城市治理网格员的岗位职责,在配送过程中协助社区开展隐患排查、环境治理等工作。
当前,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新就业群体大批涌现,他们不仅是服务市民生活的一股新生力量,也是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比如,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每天走街串巷,熟悉小区楼栋,一定程度上能够及时发现社区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为政府部门、基层社区在基层治理上做些事情。针对新就业群体“时刻在路上”“时刻在网上”特点,如何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热情,推动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基层治理新课题。
强化服务,凝“新”聚“新”暖人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打造一个温馨港湾,提高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今年以来,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工会驿站建设,累计建成工会驿站12870家,重点解决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的饮水供给、避暑取暖、餐食加热、手机充电等实际问题。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在商圈、园区等聚集地建设服务中心,把“家”筑在新就业群体身边。推动法律咨询、就业服务、权益保障等进社区、进企业、进站点,精准把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全力打通凝聚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激发活力,基层治理当先锋。基层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但在没有岗位职责要求的情况下,个人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程度则取决于其公益素养。如果激励措施得当有效,新就业群体从中感知到助力基层治理的价值时,其参与意愿就会提高。一方面,通过颁发“荣誉市民”“先锋骑手”等称号,鼓励在基层治理中表现突出的新就业群体工作人员,提高其助力基层治理的社会认可度和自我价值感。另一方面,在买房、落户、子女上学、家属看病等方面给予关照,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更有动力。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和奖励机制,有效发挥流动性强、熟悉城市小区等优势,引导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化身为基层治理“合伙人”,发挥基层治理“安全哨兵”作用,实现从“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
组织引领,“新”有所属筑基础。新就业群体流动性高,往往“单兵作战”,无法充分发挥协同治理作用,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想要这支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基层治理,“单兵作战”要向“集体作战”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合肥市瑶海区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联盟,下辖快递、外卖、货车运输、网约车、网络主播5个行业党支部,组建近百支“瑶熠生辉”志愿服务队,将500多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编入社区“流动网格”,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模式,从完善组织体系、融入基层治理等方面精准发力,让新就业群体有组织管、有组织靠、有组织找,激活基层治理“新”力量。
(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