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入冬一碗汤
来源: 2021-11-23 15:22:56 责编: 徐文娟

2021年11月13日安徽商报A01-A02版 橙周刊本期策划:入冬一碗汤

冬日暖汤

冬日渐深。当寒冷侵袭时,总是对热的东西有更多的亲近,热茶,热酒,热汤。尤其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血槽已空,冻饿交加之际,格外渴盼一煲好喝温暖的汤品。

一个人能否独立生活的检验标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不能安放好自己的胃。从我自己来说,吃好了,喝暖了,心情平和了,对很多事情就少了不必要的依赖与执念。对有些人来说,一壶酒也许能消万古愁,对于我来说,一碗汤就能熨平很多皱摺与不平。

多年前,并不是很爱喝汤。未成年的岁月里,总感觉时间紧张,双职工父母和每天芨芨营营于学业的我,迫于各种条件,一日三餐能按时吃上已属勉强,夏日饭桌偶尔能有一碗丝瓜蛋汤已然很好。其它不要多想,想也无用。

但我妈其实也有她的独家养生汤品,有过几次,天寒地冻之际,记得家里也是做过一款特殊美味的汤的——墨鱼猪脚汤。干的墨鱼泡发,洗净,过油炒过的猪脚,一起放锅里,炖很久,还会放一点鲜花生米。开锅时,清香扑鼻,墨鱼弹牙,猪脚也弹牙,花生米,也弹牙,抱着这样一碗汤,简直再幸福不过。因为不常吃,格外恋恋不忘。

日子过好了,大家讲究养生了,于是乎,煲点汤水已经成了我们的日常。最常见的,排骨汤、鸡汤。天冷下来,我常备鸡汤。虽然现在鸡汤因某些定语而成了隐悔的词,比如心灵鸡汤,但这并不影响我坚定不移地持续热爱它。

有一年深秋,约了几个好友来家吃沱湖螃蟹。两笼螃蟹配上蒸的冰糖姜汁醋,吃好聊好,几小时飞逝而过,在略有惆怅不舍分别之际,我奉上炖了多时的小碗鸡汤,宾主尽欢,那一刻,确实觉得,只有这碗鸡汤配得上这个美好的收梢。

混“西祠”的时候,结识各路神仙,有个北大法律系毕业,如今在美国当律师的琥珀同学,她经常用文字展示她在烟火日子里的美好,做饭呀,腌菜呀,晒咸货呀,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有次她说炖了一锅鸡汤,闲闲地说,鸡汤煮好,凉了后会起一层油膜,用吸油纸把表面的吸掉,只留一锅汤放进冰箱。屏幕前的我目瞪口呆,且痛心疾首,那层黄油不要,岂不是把最精华的部分就此扔掉了吗,哪怕炒个小青菜呢。但人家就是云淡风轻地说,不要了。倒显得我的急赤白脸浮浅又庸俗。

是的,在我浅薄的价值观里,油水是最重的存在呀。即使现在大家出于对健康的顾虑,对减肥的期望,对主食和油脂类的食物都起了一些不必要的敌视,全然忘记我们其实离吃饱饭并没有多长时间。

去年冬天,回来安看护生病的妈妈,在小城呆了一段时间,高中同学相邀吃饭。已是隆冬,满院子咸货叹为观止之余,最为心水的是上了一锅老母鸡汤,暖心暖胃,好好补一补。同学舀了一大碗黄澄澄的鸡汤,并且笑着说,就爱喝这表面上的鸡油。太亲切了,这才是声息相通的乡党,是最最嫡亲的亲人。

走南闯北这些年,不敢说见多识广,但确实也算走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地方的云,喝过很多地方的汤,去新加坡吃肉骨茶,其实就是中药排骨汤;去泰国,吃冬阴功汤,其实就是香茅海鲜汤。至于罗宋汤啥的,尝鲜可以,实在说不上太喜欢。

寒夜里,如果一个人在路上,如果自己不会炖汤,那么,至少去找个淮南牛肉汤馆吧。(小麦

    相关新闻
追回文物8310余件!安徽公安剑指文物犯罪守护国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