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要想做得好,离不开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各类站馆的创新服务,更离不开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让公共文化服务更贴心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1-14 08:32:21 责编: 武静

文化能人,激活乡村大舞台

要过年了,冬闲时节,宿州市泗县屏山镇的居民们却闲不着:他们忙着跳广场舞、打篮球、举办拔河比赛……各种活动层出不穷,镇里的广场上常常爆发出阵阵欢呼和笑声,这些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当地的文化广播电视工作站站长张亮。

张亮作为屏山镇文广站站长,始终坚持把文化活动送到基层、把党的政策宣传到基层。他聚焦文化扶贫,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脱贫户事迹为素材,创作了《懒汉脱贫》《扶贫暖人心》等戏曲作品,到各村巡回演出,宣传党的政策、激发贫困户脱贫动力;为扎实推进“扫黄打非、扫黑除恶”工作,他自编三句半《扫黑除恶民安康》、大鼓《扫黑除恶政策好》等一系列作品,依托这些作品,屏山镇文广站年均组织开展文化扶贫演出35场次,观众1万多人次。

早在2009年,屏山镇文广站被列为省第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张亮参与了项目选址、资金筹措等工作,他不怕磨破嘴、跑断腿,终于推动项目于次年完工并投入使用。2018年,工作站全面升级改造,以全新的面貌年均接待5000余人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00余场,观众近3.5万人次,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2期,参加培训近2000人次。为达到每村建有高标准农民文化广场的要求,张亮多方请示汇报,入村沟通协调,找地点、寻资金、谋立项。目前全镇15个行政村均达到了“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文化大舞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器材”的“七个一”标准。同时,张亮积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把历史文物、民风民俗、生活生产等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结合,帮助村里设立村史馆、农耕展览馆、家风馆等,展现了农村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民风民情,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镇里的民间曲艺艺人和文艺爱好者进行系统培训,培养了5名省级文化带头人、25名市县级非遗传承人;指导各村组建了广场舞队、钱杆队、腰鼓队,定期组织这些团队进行训练和比赛,极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为振兴乡村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站馆,转型升级活力足

敲起架子鼓,吹响葫芦丝,一幅幅大红春联笔下成型——新春来临之际,肥西县桃花镇综合文化站里人潮涌动,格外热闹。

近日,桃花镇综合文化站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站里的“常客”们来得更勤了,外地打工者返乡时也会过来看看热闹,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外地游客也会好奇地来参观打卡。桃花镇综合文化站是栋临街小楼,交通方便,门面醒目。据镇里负责宣传工作的臧世超介绍,该镇是工业重镇,经济发展起来后,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惠民活动。2019年镇政府投入200万元,对文化站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目前,站里楼上楼下约1000平方米,站外配有宣传栏、大舞台、文化广场和LED大屏,既时尚又实用。

说起改造文化站的事,肥西县文旅局局长李家文很有感触,他介绍,为更好地适应群需求,在改造前,他们曾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总共征集了近5000人次的居民意见。这样升级改造后的文化站功能齐全,服务周到:居民希望看戏看电影,就修建了多功能演艺厅;群众希望学舞蹈、练瑜伽,就修建了舞蹈瑜伽室。

桃花镇居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孟华说:“有时放学会和同学一起到这边写作业、看书,文化站里有不少免费的培训活动,我报名了每周六的葫芦丝班,有专业的老师教我们学习,教得很好也很有耐心。”74岁的岳甫元老人说:“自从有了文化站,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有了奔头,现在我经常和老伴一起来听听庐剧,看看电影,写写毛笔字,有时文化站还会为老人们专门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感觉生活都变得充实了,必须点赞!”

2019年底,在合肥市文旅局的指导下,桃花镇在全市率先探索乡镇文化站转型升级,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择优引入社会专业化运营团队,通过合同约定、奖惩措施来指导和监督文化站运营。文化站站长刘静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文化站人手不足,许多事都有心无力,社会化运营后,站内配有9名专职文化工作者,力量增强了,职责明确了,任务落实了。做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实现了场所设施“有人管”、图书“有人看”、活动“有人气”。现在文化站每周开门时间不低于70小时,群众们可以随时进来看书读报;瑜伽班、葫芦丝班、书画班等常年举办,免费授课,“每次办班,我们在手机上发布预约信息,往往20分钟内就报名满额了,火得不得了。”刘站长说,人来得多了,文化站就会办得更好,也让更多的群众享受了文化惠民的福利。

现在,桃花镇文化站已成为当地群众的精神“加油站”、文化大舞台和休闲娱乐场,参加文化站活动已成为周边群众生活的“新时尚”。

文化服务,争先开创新局面

说到公共文化服务,不得不提起我省的蚌埠市,该市近年来文化建设异军突起,成功创建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近期,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印发,我省有7项入选,其中,蚌埠就有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2项入选,而且2项都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蚌埠是花鼓灯之乡,这种优势被充分发挥,《大禹》《石榴花开》相继斩获舞剧“荷花奖”,填补全省空白;《大禹》和泗州戏《欠条》、小品《改道》分别入选全国“百年百部”和“百年百项”重点扶持作品;《大禹》和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相继驶进“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里深厚的文化传统。

蚌埠市这些文化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当地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细致、精准和独辟蹊径。

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蚌埠市以“绣花针”的功夫,完善了服务群众的网格化建设。蚌埠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新建市县文化馆新馆3个、县区图书馆6个、县博物馆新馆1个、城市共享书屋22个、阅读点20个,全面升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增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在公共文化管理方面,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市级“三馆”均建立“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乡、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建立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建立事前征询和事中事后评价机制,努力吸取经验教训。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方面,蚌埠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送文化”上线,建成“蚌埠文旅云”平台;“种文化”扎根,建立基层群众文化“智囊团”;“管文化”到点,建立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四方监督体系”,让服务更加细致、到位,让群众更为满意。

本栏配图: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综合文化站里开展的各类活动。

郜 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