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铁骨画魂,再锻华章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2-24 08:13:06 责编: 武静

黄梅戏《铁画情缘》。 通讯员 吴安亚 摄

暑期,学生走进铁画博物馆参观,了解铁画历史。(资料图片)

题图:铁画《天下徽商兴于鸠兹》。记者 沈宫石 摄

有着350多年历史的芜湖铁画,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朵亮丽的奇葩。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如今芜湖铁画推陈出新,传承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成为芜湖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走进位于芜湖市工艺美术厂内的芜湖铁画博物馆,一幅长20米、宽4米的巨幅铁画赫然映入眼帘,整幅画作大气磅礴,以人物形象、故事生动讲述芜湖铁画筚路蓝缕、一路前行的发展历程,展示了这一中国工艺美术独有的魅力和风采。

艺苑奇葩 中华一绝

2月14日,天空放晴,充溢着徽风皖韵的芜湖鸠兹古镇迎来了又一批游客,“这么大的铁画,好气派!”人群中发出惊叹。

这幅名为《天下徽商兴于鸠兹》的巨幅铁画宽17米、高10米,采用传统铁画工艺,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铁画技艺传承人储金霞领衔打造,甫一面世,便引起轰动,成为景区网红打卡地。

说起芜湖特色工艺品,历史悠久的铁画首当其冲。据史料记载,芜湖铁画由明末清初的铁工汤鹏和画家萧云从共同创造。其时,艺人们借鉴中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以及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技法,在制作铁画前,事先在纸上画好底稿,确定制作层次和步骤,再以熟铁作原料,以铁代墨,以锤代笔,依据画稿取料入炉,经冶炼后,经过锻打、焊接、钻锉、整形、防锈烘漆,最后衬以白底,装框成画。

作为纯手工锻制艺术,芜湖铁画保持铁的本色,经千锤百炼锻制而成的山水、人物、书法、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题材各异的艺术品刚劲挺秀、朴实雅健、黑白相间、虚实相生、神似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艺术特征。观赏芜湖铁画,其借鉴国画章法布局,既有国画、水墨画之意境,又有雕塑之立体美,黑白分明,苍劲凝重,完美展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技艺堪称“巧夺万代前所未有”,被誉为“中华一绝”。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家族中,用铁作画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其苍劲有力、豪放洒脱、端庄典雅的艺术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和收藏。正因如此,300多年来,芜湖铁画名扬四方,新中国成立后,曾参加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20世纪50年代末,铁画老艺人诸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06年5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发展 创新前行

延续300多年、在岁月长河中创造无数辉煌的芜湖铁画也曾面临继承和发展的困境。一段时期,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芜湖铁画步入低谷,人才断代、技艺失传,市面上铁画良莠不齐,质量堪忧。即便如此,众多铁画艺人仍选择默默坚守,初心不改,并为芜湖铁画振兴奔走呼吁、建言献策。

2017年,芜湖铁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年初,在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条例》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芜湖建市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实体法,从法律层面支持芜湖铁画的传承与发展。“条例”规定,设立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用于芜湖铁画珍品及相关实物和资料的收购、传承与展示场所的建设和维护、锻制技艺的传习以及制作人员的补助等事项,其中对从事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传承制作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在职工匠人员,按每人每年18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助,极大地鼓舞了铁画从业人员的传承积极性。

锻制技艺是芜湖铁画的核心技术,抢救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为记录和保存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至2019年,芜湖市非遗保护中心完成了两期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视频采录,分别采录了芜湖铁画制作工具、铁画“梅兰竹菊”“马”“迎客松”的锻制过程,同时对完整工艺过程进行照片拍摄与文字记录整理,初步建立起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资料数据库。

为了让芜湖铁画这朵“花”开得更加灿烂,针对芜湖铁画缺乏可以详细操作的标准,市场上的铁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芜湖铁画声誉的现象,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不懈努力下,芜湖铁画行业完成了铁画产品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出台了《芜湖铁画通用技术要求》《芜湖铁画及鉴定评级规程》《芜湖铁画分级表示使用规范》和《芜湖铁画分类分级指南》,为芜湖铁画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和发展是对芜湖铁画最好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芜湖铁画界人士大胆探索,徽艺坊铁画尝试用新媒体手段开展传播营销;飞龙铁画秉持“让铁画从墙上走下来”设计理念,推出铁画文创衍生品,将非遗之美融入生活之美;文典铁画通过非遗创新开拓市场,反哺传承,守住手艺,带动就业;古匠爷铁画将家装市场与铁画结合,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通过数字虚拟化进行铁画工艺品收藏,用科技让铁画“炫”起来。

芜湖铁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传承价值的非遗文化,为了充分挖掘铁画的文化价值,推动历史传承与时代潮流融合共生,打造更多的艺术精品,让人们充分感受铁画之美,芜湖铁画界和众多有识之士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赋能非遗文化传承。2022年12月15日,由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携手铁画非遗传承人聂传春共同创作而成的首款3D铁画数字藏品《天门烟浪》面世发布,令人眼前一亮。

此次发布的首款3D铁画数字藏品,以李白在芜湖写下的名作《望天门山》为思想源泉,融入芜湖十景之一“天门烟浪”的独特意境,通过数字技术对纯手工锻制实体铁画进行三维扫描建模,经过渲染创作成为全新的金属文创作品,生动展现出“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的诗情画意。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使芜湖铁画、古诗《望天门山》得到了有机融合,也让传统技艺和文化更加可感、可触、可亲,更具时代感染力。

推动芜湖铁画走出去,彰显文化自信。2021年初,一幅长17.5米、高3.09米的大型铁画《腾飞长三角》亮相芜湖宣州机场,这幅由芜湖古匠爷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携手20多位芜湖铁画艺术大师、铁画艺人历时2个多月共同锻制的铁画精品力作,从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画面切入,描绘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芜湖铁画步入公共空间,让更多的中外游客近距离感受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

2021年10月,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杭州举办,芜湖85幅铁画作品参展,展出的《铁打的江山》《长津湖》等大幅铁画,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彰显红色精神。首次展出的铁画《长津湖》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艺术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钢铁般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去年11月,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芜湖铁画大师艺术作品暨铁画史料图文(长三角地区)巡展”先后走进杭州市、合肥市,展出优秀芜湖铁画作品82幅,其中摆件20幅,挂件62幅,这也是芜湖铁画首次大规模走进长三角地区。储金霞、张家康、张德才、汤传松等国家、省、市铁画锻制技艺传承人及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纷纷拿出自己的精品力作,《刘胡兰》《松鹰图》《重上井冈山》《向我开炮》《仿古山水四条屏》《松竹梅岁寒三友》《仿古山水》《竹》……一幅幅巧夺天工、代表现阶段芜湖铁画制作技艺最高水平的佳作,展现了芜湖铁画精湛的锻制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大饱眼福。

“芜湖铁画走出去,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促进芜湖铁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让更多的人知道芜湖铁画、了解芜湖铁画、喜爱芜湖铁画。”芜湖铁画协会秘书长沈涛说。

赓续传承 培根铸魂

为推进芜湖铁画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从2018年开始,芜湖市连续举办3届芜湖铁画作品创意设计大赛,推动芜湖铁画艺术作品的原创设计与制作,鼓励芜湖铁画文创产品开发。

纵观3届大赛,参赛者上至80多岁的铁画老艺人,下至在校大学生,也有众多社会铁画爱好者。许多参赛作品在坚守铁画艺术性、观赏性的同时,在实用性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意,将铁画这种传统艺术品,通过中国风、现代风等手段进行新的诠释,既有梅兰竹菊、花鸟虫鱼、人物肖像等传统装饰挂件,也有台灯、笔筒、摆件、笔挂等新式铁画作品,呈现方式包括浮雕、立体、镂空、嫁接等多种艺术形式。一些精巧的文创产品创意新颖、妙趣横生,充满了生活的雅致韵味,让“活”起来的芜湖铁画更显人文情怀。

“芜湖自古出名匠,铁到芜湖自成钢,芜湖铁工人倜傥,芜湖铁画世无双……”2022年8月,由芜湖艺术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黄梅戏《铁画情缘》正式上演,婉转优美的唱腔、跌宕起伏的剧情,近60名演员在舞台上精彩演绎了芜湖铁画创始人汤天池不畏艰难、勤学苦练,以锤当笔、以铁为墨,开创一个新画种、开一番新境界的故事,再现了芜湖铁画的诞生与发展历程。黄梅婉转、铁画铿锵,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珠联璧合,激情碰撞,创新了芜湖铁画宣传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大众对芜湖铁画的了解。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铁画制作工艺精细而繁琐,不仅要有高超的锻锤技艺,还要有深厚的国画底蕴,这对从业人员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7年3月,一群志同道合的芜湖铁画人自发成立“铁画知行社”,搭建起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提升铁画艺人国画修养。芜湖中山书画院院长谢克谦担任国画导师,定期开班,传授中国画绘画技艺,大家教学相长,切磋研讨,开拓创作思路,让传统工艺紧跟时代步伐,融入现代生活,提高创新与传承能力。

非遗传承,离不开人才的支撑。2017年,在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下,安徽师范大学与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从全国遴选出的30名学员以芜湖铁画为创作研究对象,开展为期70天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技艺实训和考察创作,培养创新型铁画艺术人才。

2017年3月,芜湖市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相继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和芜湖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铁画专业和人才培训基地,与高校一起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让菁菁校园成为非遗传承地。

如今,铁画技艺已成为这两所学院的选修课,芜湖铁画传承人亲自授课,手把手传授铁画锻制技艺。芜湖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推出“芜湖铁画现代学徒班”,在全院范围遴选学员,实行“实时互动教学”“大师演示”“现场化教学”,理实一体学习铁画艺术,推动铁画文化教育系统性走进高校课堂,培养芜湖铁画学院派传承人,让芜湖铁画薪火延续。

铁为肌骨画为魂。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守正创新,芜湖铁画正走向一个新的时代,未来可期。

■ 记者 沈宫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