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必胜的决战,历史的跨越
——安徽扶贫开发见闻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1-10 09:23:42 责编: 徐文娟

历史,是反贫困最忠实的记录者。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先人的理想,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可能。

4年前,中央部署实施精准扶贫,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一个不落。

如今,我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革命老区岳西等四县区在省内率先摘帽。

翻过2020年,江淮大地将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同全国人民一起迈入全面小康新时代。

攻坚之路

革命老区岳西等四县区首批“摘帽”,全省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679.1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20.2万人,减少558.9万人

2018年12月18日上午,大别山深处的大湾村村部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这里的村民正在集体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往外一看,昔日的泥巴路如今变成一条条水泥路,原本的土坯房变成一排排小洋楼……村民感受颇深:“这几年变化最大,咱山里人才有了幸福的生活。”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时间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县大湾村强调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多年来,我省通过“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2014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安徽的落地生根,贫困地区翻开了崭新一页。

当年,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吹响。

黄河故地,砀山县高寨村,布满小红旗的“作战图”挂在村部最显著位置。

皖南群山,休宁县小阜村,一笔一画绘制贫困人口分布图,锁定每一个贫困家庭。

从皖北到江南,两份图表描绘的是不同的山川与地貌,勾画的却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4万人、3000个贫困村。

一张巨大的决战图,迅速在江淮大地铺开。

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这是万众一心的大会战;

300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3万余名干部在村帮扶,这是不拔穷根绝不撤退的突击队;

8800家单位参与包村,联系包保帮扶责任人达62.7万人,这是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大扶贫格局;

……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我省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在深度、广度、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全省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679.1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20.2万人,减少558.9万人。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大别山区,我省脱贫攻坚一个主战场。改革开放前,岳西县绝对贫困人口24.7万人,约占总人口的七成。“出门便爬坡,吃粮靠肩驼,农闲背被儿,男儿难娶婆。”这首流传了半个世纪的民谣,倾诉着当年的辛酸。在岳西,距离县城最远的是姚河乡。乡长彭世宏说:“现在村里的楼房已经占到九成,原来是‘泥巴墙,支口锅,铺张床’,现在是‘不见砖,不见梁,解手不出房’。”

皖北地区,我省脱贫攻坚另一个主战场。临泉县南天门村,皖豫交界处,很多老人一辈子没去过县城。2018年,南天门村的众多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两层楼。脱贫户陶花金说:“我爷爷住的茅草房,父辈住的是土坯房,我赶上了好日子。”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首批“摘帽”县诞生。2018年8月,省政府批准岳西县、谯城区、怀远县、蒙城县退出贫困县。当年初确定的“10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贫困县摘帽、7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7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的减贫计划实施成果正在评估。今年,我省将确保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0万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创新之路

光伏扶贫走向全国,我省装机容量居全国第1位;在国内率先出台健康脱贫政策;率先实行第三方监测评估全覆盖

2017年6月17日,岳西县响肠镇新浒村迎来了14个国家的减贫官员。脱贫户方海云告诉他们:“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能优先在合作社务工。我去年脱贫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津巴布韦农村发展部首席行政官塔丹达听后激动地说:“你们的脱贫故事很精彩,脱贫模式也很棒,我要回去推广。”

“土地流转”,这不由让人们又想起了40年前的那个冬夜——

在小岗村的一间旧屋内,35岁的严金昌和另外17户村民以“托孤”的方式在白纸条上按出一片红手印,把村里土地包产到了户。第二年,严金昌等村民家的院子里第一次堆满了粮食。

40年后,严金昌又一次按下红手印,将家中的10亩土地流转出去。第二年,他家年收入第一次突破10万元。

两次红手印,两次巨变,印证了同一个历史逻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贫困斗,唯改革者赢,唯改革者进。

这是一场发轫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性变革——

“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省农村生产力的持续解放,不断打破束缚发展的桎梏,为反贫困提供了强劲的动能。

2018年11月2日,省委书记李锦斌在太湖县刘畈乡洪河村住村蹲点时强调,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想干”“能干”“肯干”,着力激发内生动力。

历史由人民创造。人民群众是实施反贫困的主体。

让金寨县扶贫办的几名干部想不到的是,当年到合肥参观光伏发电后的大胆尝试,被国家列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2014年,金寨县首次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建造光伏电站。一座电站的成本要2.5万元,县政府为每户出资2万元,贫困户自掏腰包5000元。每座电站寿命在25年左右,这意味着25年内贫困户都有一份稳定的收益。

“今天有太阳,又可以发电了。”大山深处的金寨县全军乡三河店村,村民方荣军望着天空露出了笑容。

金寨县光伏扶贫试点取得成功后,全国先后有20余个省近100个县的考察团前来“取经”。我省累计建成光伏扶贫项目装机容量240余万千瓦,居全国第1位,直接惠及40多万户贫困户。

创新是反贫困的不竭动力。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的创新举措,更具有持久生命力。寿县小甸镇脱贫户张戏书对在省城就医的过程记忆犹新:“住院一个多月,医疗费20多万元,出院时我不敢相信,自付不到1万元。”

从无到有,无中生有,我省创造了一个个可复制的扶贫模式。全国率先出台健康脱贫“351”兜底保障制度和“180”补充医疗保障政策、全国率先实行对当年拟出列贫困村和拟脱贫户第三方监测评估全覆盖、全国率先对未出列贫困村实现县处级以上第一书记全覆盖、太湖县“集友股份”成为全国第一家成功借助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在主板上市的企业……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张广平认为,安徽的反贫困有特色、有亮点,部分好的经验、模式逐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决胜之路

面对最后的贫困堡垒,让革命老区精神绽放光芒,以大别山区、皖北地区、行蓄洪区为重点,集中攻克深度贫困

改革开放的历程一再告诉人们,历史只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地区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2017年底,我省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2.6%下降到2.2%。脱贫攻坚如登山,越往后越艰难。

“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面对最后的贫困堡垒,我省把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作为决战决胜的强大动力,让老区精神绽放光芒。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它激励着人们克服艰难,挑战命运。

砀山县唐寨村的李娟这样操作手机完成订单:触控笔用胶布粘在一根铁筷子上,然后拿嘴用力咬住……这么一位重度残疾人,成了村里的“电商CEO”。她说:“我会帮助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有一种信念叫“不甘”,它鼓舞着人们铆足干劲,改天换地。

2017年4月,3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向组织递交申请留任,希望能再干一个任期。经过考核他们全部被批准留任。省民委选派河口村第一书记李朝阳动情地说:“我要带领群众稳定脱贫。”

有一种情怀叫“奉献”,它燃烧自己照亮社会发展前行的道路。

省委党校选派阜阳市颍泉区王寨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徐冬梅,四次化疗,依然坚持奋战一线。为了扶贫,她错过了癌症治疗最佳时期。她说:“我愿意永远和贫困群众在一起。”

当前,贫困人口高度集中在皖北地区、大别山区、行蓄洪区的人口大县,这些地方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服务相对不足、产业发展比较滞后,是我省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惟有参与,才知艰难;惟有亲历,才知困苦;惟有聚力,才能攻坚。

“做梦也想不到庄台能变成今天这样好!”2018年底,阜南县濛洼蓄洪区全部131个庄台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工程完工,村民郎健如是感慨。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运用最频繁、贫困程度最深的淮河蓄洪区,在履行好国家防总直接调度蓄洪这一“国家使命”的同时,如何让19万多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针对行蓄洪区这片牺牲奉献、深度贫困、充满希望的土地,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奔小康、促振兴”两步走基本思路,形成支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政策“组合拳”。如今,濛洼闯出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初步形成“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栽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的发展新局面。

坚持以大别山区、皖北地区、行蓄洪区为重点,集中火力攻克深度贫困。省级新增5亿元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70%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目前9个深度贫困县已实际整合资金50.55亿元。阜南县委书记崔黎说:“只要有合理的项目,不愁没有资金,现在一年修的路是以前五年的总和都不止。”

坚持把产业作为提高脱贫质量的根本出路,注重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全面推广和完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累计发展到户产业扶贫项目466.6万个,覆盖171万贫困户;发展到村产业扶贫项目2.57万个,实现3000个贫困村全覆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心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用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尽非常之责,就一定能兑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记者 夏海军

题图: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花园村光伏扶贫项目。胡卫国 摄


记者手记


每一个变化都是好日子的路标


要问这几年哪些地方变化最大,贫困地区无疑是最被广泛认可的答案之一。作为跑扶贫口多年的记者,对此有切身体验。

这一幕难以忘怀:2015年4月的一天,天空下着小雨,记者来到临泉县陶老乡采访。机耕路上全是烂泥,一脚下去,鞋子带着泥巴有好几斤重。在一个贫困户的家门口,两个智障的孩子在地上玩耍,门外蹲着患病的女主人。临近晌午,男主人用电饭锅烧饭,发现电压太低带不动,只好烧柴火煮面条吃……现在,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路硬化了,水电设施改造了,不少群众住进了楼房,村民们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一幕令我动容:2016年5月的一个黄昏,记者来到黄山市黄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夕阳之下,满山金灿灿。一位九旬老人正在门口劈柴,老伴在厨房烧饭。不远处,六旬的残疾儿子牵着两头牛,一颠一颠地从山坡下来。站在房前的村干部说:“这样的家庭也能过上好日子,我们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这些普通人生活的变化,正是贫困地区发展的缩影。几年里,我省脱贫攻坚政策不断完善,特别是健康脱贫、产业扶贫等精准见效,贫困群众收获满满幸福。可以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只要肯干,都能如期脱贫;丧失劳动力或部分丧失劳动力的贫困群众,虽然脱贫难度大,但帮扶给力,同样能脱贫。

贫困地区发展难,基础设施落后是主要瓶颈。扶贫要扶产业,扶产业先提升基础设施。我省在实施精准扶贫中明确要求不落下一个县、一个村、一个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几年来,各级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一个个贫困县、乡和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一年修的路是‘十二五’的总和还不止,脱贫攻坚就是一个补短板、促发展的契机。”一位贫困县主要负责人感慨万千。

蝶变,是靠奋斗得来。每一个变化都是路标,指引我们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美好未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社会共同帮扶和群众自主发展已形成合力,汇聚成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展望2020年,我们坚信更大更好的变化还在后面。(夏海军)



    相关新闻
安徽:庄台治理促百姓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