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榜样|扎根乡土的“丁乐呵”
——记涡阳县市级“非遗”传承人丁延果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2-13 09:02:54 责编: 徐文娟

“再来一段!再来一段……”春节前后,在涡阳县各个乡镇的村民文化广场上,亳州市非遗传承人丁延果的演唱引来乡亲们的热烈掌声。

“过年前后正是送文化下乡的黄金时机,全县所有的乡镇几乎跑一遍。”丁延果说,一个乡镇演完就赶下一个,午饭经常是在路上解决的,一包方便面,两个卤鸡蛋就对付过去了,“看到老百姓这么喜欢‘涡河憨腔’,辛苦也值。”在鲁西豫南皖北的广大农村,丁延果是民间戏曲界的“网红”,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群众根据丁延果的演出特点,送给他“丁乐呵”的外号,丁延果就把这个名字当成自己的艺名,久而久之,“丁乐呵”比丁延果还出名。

今年60岁的丁延果出生在涡阳的戏曲之家,在农村唱了大半辈子戏,十来岁就成了父亲剧团里的顶梁柱。“为了练好基本功,有一次练习一个高难度动作时不小心摔倒,一颗牙当时就断了,到现在还是缺口。”丁延果指着自己的嘴笑着说。丁延果的老伴王素英比丁延果小两岁,夫妻俩的父亲都是民间艺人,丁延果的父亲主唱“涡河憨腔”,王素英的父亲主唱柳琴戏,两家关系极好,两人青梅竹马,小时候就在一起演出。“那时候为了练习唱腔,老丁经常半夜里从床上爬起来练功,琢磨动作、思考技巧,手冻肿、嘴流血是经常的事,但他从来没叫过苦。”王素英说,两人婚后就开始带团演出,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全国十几个省市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涡河憨腔”一直是丁延果的压轴曲目。1994年10月,丁延果代表原阜阳地区参加全省公路系统文艺汇演,还获得过全省一等奖。后来丁延果自编自唱的涡河憨腔《心里真乐呵》,荣获中国第八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优秀节目,《和谐社会唱和谐》荣获安徽省第八届曲艺节牡丹奖、表演奖一等奖。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年轻人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丁延果的演出团队出现人员流失。同时农村演艺市场也发生了变化,春节期间演出多,平时演出却很少,别说养活一个团队,就是丁延果一家人仅凭演出都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剧团散了,丁延果带着王素英也出门打工,“老丁一直不甘心,打工的时候也提不起精神。”王素英说,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丁延果坐不住了,他决心重干自己的老本行。一听说重组剧团,三个儿子也很支持,就连搞养殖的大儿子都自愿加入其中。下至年仅7岁的小孙子,上至17岁的大孙子,也都参与进来,很快一个像模像样的剧团又成立起来了。丁延果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整天乐呵呵的,说自己迎来了人生“第二春”。

丁延果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级两会精神和皖北当前的社会现象、重要工作等,进行自编自创,如《精准扶贫重之首》《心里真乐呵》《移风易俗真是好》《咱与生态共生存》《十九大精神放光芒》等,所到之处都备受群众欢迎。2018年,丁延果演出了200多场次。

“听完《心里真乐呵》,很多扶贫政策都明白了,还了解了国家的新变化和新成就,对将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涡阳县高炉镇五爱村村民张淑杰说。丁延果的演出接地气,群众乐意听,2017年以来,涡阳县的民生工程、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等专项演出,都找他来创作并演出,从原来的找米下锅,到现在选米下锅,丁延果的剧团也不断壮大。丁延果说,必须给“涡河憨腔”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创新更多更好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才能让这个剧种不断兴盛,代代传承。(记者 武长鹏 本报通讯员 李涛)

    相关新闻
上月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环比上涨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