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发力
我省新型资源配置体系基本建立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2-17 09:43:04 责编: 徐文娟

本网讯(记者 郑莉)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公共资源交易实质上是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过程。记者2月14日从省发改委公管办获悉,我省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发力,“一个平台交易,一张网络公开,一个标准服务,一套制度规范”的新型资源配置体系基本建立。

据了解,去年全省16个“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共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83559宗,成交8368.49亿元,节约1356.12亿元,增值729.23亿元,成交金额、节约资金同比分别增长14.60%、14.58%。

据悉,我省交易范围不断拓展,除传统“四大板块”外,药品、医用耗材、医用检验试剂、医用设备、二类疫苗、林权等交易项目逐步纳入平台进行交易,合肥、滁州等12个市将农村产权纳入平台进行市场化配置。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覆盖市县两级的电子化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各类主体依法建设的第三方交易系统有序接入,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平均达到85%,节约交易成本20%以上。跨行政区域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广泛运用,共完成网上采购199308宗,成交金额34.97亿元,压缩采购工作量95%以上。

标准化服务成效不断显现,统一16个平台服务功能及设施,从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评价与改进等3个方面10个环节规范平台服务行为。由社会第三方和市场主体对16个平台服务行为进行评价, 16个平台服务评价得分平均达到98.2分,市场主体满意度平均达到98.5%。依托省监管平台及16个平台系统,建立重要环节、重要节点自动预警机制,及时预防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建立围标串标、评标专家异常行为等13个大数据分析模型,行政监管的及时性精准度显著提高。信息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印发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意见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基本标准(试行),全年共公开各类信息24.6万条。

    相关新闻
淮河行蓄洪区分类推进安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