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8年献血2万余毫升,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助陌生人重燃生命希望,被评为“安徽好人”和“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能帮助别人,我很幸福”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2-20 08:47:17 责编: 徐文娟

题图:陈梦龙(中)与家人、志愿者及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合影。陈梦龙 供图

“能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我感到很充实、很幸福。”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淮北市濉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采访时,身着蓝色工作服、正在该公司汽车电池车间忙碌的员工陈梦龙如是说。

身材瘦削,言语不多,这是陈梦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但人们很难想象,正是这个看上去不甚壮硕的身躯,却爆发出异乎常人的能量:自2011年以来,陈梦龙已经献血2万多毫升。尤其是在2018年,他成功进行了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帮助素不相识的患者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美丽青春,热血沸腾

出生于1989年的陈梦龙,是濉溪县刘桥镇人。2010年前后,正在部队的他和战友们一起,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虽说这是陈梦龙人生第一次献血,可是他并没有丝毫担心。“我了解到献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影响,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关键是能用自己的血液为人民服务,助人于危难之中,我感到无上光荣。”陈梦龙说。据了解,在部队的岁月,陈梦龙被评为“优秀士兵”,并铸就了自律、内敛的性格。

退役后的陈梦龙,丝毫不减青春的激情。“每次从媒体上看到有患者因为及时获得输血而获救,我自己也会热血沸腾起来!”陈梦龙说。回到家乡后,他先进入一家煤炭企业上班,但他的献血之路并未中断。很快,他就摸清了距离自己住处最近的采血车位置。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他毫不犹豫地走进采血车,撸起袖子,无偿献血。

“献血方式有捐献全血、成分献血等几种方式。我是献全血,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固定时间参与献血。”陈梦龙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8年来,陈梦龙已经捐献热血2万多毫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陈梦龙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也不定期地参加献血。“我们之间还经常就献血进行交流。”陈梦龙说,自己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参加献血,与接受的家庭教育也有关。

2013年9月,24岁的陈梦龙与来自淮北市各个行业的数十名志愿者一起,填写了“志愿捐献者同意书”。经过血液分型检验,他的血样资料被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安徽省分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一直坚信,无论早晚,我的造血干细胞一定能派上用场。”陈梦龙说。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2018年8月初,陈梦龙接到红十字会组织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可以进行捐献,询问他的捐献意愿。陈梦龙当时就表态愿意进行捐献。

“刚告诉家人时,他们担心我的身体健康会受影响。”陈梦龙介绍,自己反复同家人沟通,说明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终于,家人都消除了疑虑,支持他的义举。

从决定捐献那一天起,身体素质一直很好的陈梦龙,给自己制定了更“苛刻”的规矩:只要没有夜班,每晚10点前准时休息,并进一步加强体育锻炼。因体重偏轻,他科学调整饮食习惯,一日多餐并增加高热量的食物。

接到已经通过体检的通知后,2018年10月7日,下了夜班的陈梦龙向公司请假,启程赶往合肥的安徽省立医院。为了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10月8日起,医生每天为陈梦龙打两针动员剂。因对药物有反应,腰酸背痛的陈梦龙有时要到凌晨才能入睡。在医院陪伴的妹妹心疼得直掉泪,陈梦龙却笑着说:“和救人一命相比,这点小疼算什么呢?”

2018年10月12日上午8时许,在最后确认一遍的捐献志愿书上,陈梦龙毫不犹豫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此后的4个小时,分离机通过从他体内循环采集血液,最终提取到198毫升造血干细胞。这时,远在江苏省的一名病情危重白血病患者正焦急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陈梦龙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帮助那位患者摆脱病魔,重新点燃生命之光。

成功实施捐献后,省、淮北市、濉溪县各级红十字会、濉溪县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多名志愿者纷纷赶到医院看望慰问陈梦龙。看到自己所在的病房成了花的海洋,陈梦龙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位受助者能够赶快康复。”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春节期间,我出去旅游了,放松放松,迎接新年的到来!”2月12日,陈梦龙告诉记者,他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平时我除了锻炼身体之外,还喜欢旅游。“有时还练练字,一天的疲惫就消失了!”他说,只要身体许可,以后将坚持无偿献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他笑呵呵地说。

“陈梦龙在公司表现突出,不怕苦累,有什么活都带头去干!”提起陈梦龙,他的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由于陈梦龙平时不喜张扬,同事们此前对他捐献造血干细胞及献血行为并不知情,直到从媒体上获知他的事迹。“他是一个不喜欢张扬的人,当时请的是事假。我们是从媒体的报道上获知他的事迹的。”陈梦龙所在车间的负责人卞亮感动地说。陈梦龙所在单位得知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安排人员慰问他,叮嘱他静心修养:“其他别考虑,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回来。”

资料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相合几率在兄弟姐妹间为25%左右,非亲缘基因配型的相合概率极低。只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才能帮助更多危重患者战胜病魔、恢复健康。陈梦龙成为淮北市第三位、濉溪县第一位成功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他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2018年,他先后被评为“安徽好人”和“安徽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濉溪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陈梦龙的善举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关爱他人、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当地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本报记者 丁贤飞)

    相关新闻
【春运进行时】元宵节长三角铁路客流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