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习近平主席贺信引发强烈反响 ——
把握机遇,大力推动制造业“三大变革”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9-22 09:08:56 责编: 刘东伟

连日来,参加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嘉宾纷纷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奋力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凝聚着习主席对安徽的亲切关怀和深切厚望,承载着党和国家对安徽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这是对安徽加快制造强省建设的巨大鼓励和鞭策,全省奋战在制造业发展一线的同志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说,贺信蕴含着对全球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态势、机遇、路径的深刻洞察,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全省经信系统将聚焦创新创业创造,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制造业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大、带动性强,不仅为农业、服务业提供原料、设备、动力和技术保障,更是催生出高水平的信息服务、设计研发、仓储物流和技术支持等现代服务业的源泉。

“习主席贺信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认为,制造业领域科技进步的空间和潜力要远远大于农业和服务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省迈向高收入地区的主要动力。我省正处于迈向高收入经济体的关键阶段,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要明显高于服务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强我省工业化动力。

在安徽新筑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晓波看来,我国先进制造业正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抓住现在先进制造业迅猛发展的良好机遇,尽力补齐短板。“加大对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形成完整产业链,这样才能保持行业强劲势头、加速发展。”

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作为中国显示制造业的一员,聆听习主席的贺信让我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维信诺总裁张德强说,维信诺团队在显示产业之路上经历20余载的奋发与坚守,实现了中国OLED显示产品全球化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消费升级,正是技术创新驱动的变革之路和产业链合作的共赢之路。目前,维信诺在合肥建设的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也进入了封顶倒计时。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壤上,我们将坚定创新驱动,继续推动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负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近年来,我省着力创建平台、创优政策、创新环境,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各方面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37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10%,高层次人才达41万人。

“习主席贺信对我们做好人才工作尤其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很大的鼓舞。”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罗志年说,将进一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充分释放人才改革政策红利,着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全力为海内外各类人才来皖创业兴业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我们将按照习近平主席的要求,积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安徽国科检测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栋梁说,将秉承企业家精神,开拓创新,带着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使命感,把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及时把握技术的前沿,做科技创新的弄潮儿。

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制造业

开放,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习主席在贺信中强调‘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对江淮汽车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进说,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制造业企业应该用开放发展思维,加强合作,努力提升创新能力。江淮大众开创了全新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江淮汽车和德国大众集团双方资源,共同打造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未来,江淮汽车将通过开放合作,整合全球资源,构建可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此次大会,参展的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带来了融合3D、4D、VR技术的体验产品,能够直观的身临其境的向农民朋友科普可学种田知识,我们还带来了季前早知道系统和“五库联动”大数据融合创新解决方案。“世界制造业大会是一个开放合作的大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大平台和更多的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建立联系,达成合作与研究意向,为企业发展增添更多的信息化动能,为企业腾飞蓄更多的互联网势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刘艳清说。

作为新晋的世界500强企业,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水泥为主业的中国目前最大的建材集团之一,产业涉及水泥制造、节能环保、国际贸易、建筑施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品牌水泥制造商。

“习主席的贺信,进一步坚定了海螺集团走开放发展道路的信心。”海螺集团董事长高登榜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共赢,海螺集团着手全球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目前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1个公司,通过输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装备,实现了与当地社会的互利共赢。“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拓展合作渠道,特别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实现互学互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世界经济和制造业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撰稿:本报记者 吴量亮 郑莉 殷骁 桂运安 田婷 夏海军 范克龙 张理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