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70年安徽礼赞|互学互鉴,促进制造业共享共赢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9-26 08:41:55 责编: 徐文娟

备受瞩目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落下帷幕。习近平主席在致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大会积极响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搭建了促进制造业加强合作、互学互鉴的大平台。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高频次举办高水平的论坛,探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突出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等,展示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创新成果和前沿产品。推进项目对接、企业合作、产业协同,在智能装备、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领域达成项目合作,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布“聚力创新创业创造 共同迈向制造业新时代”的制造业《合肥倡议》,汇聚众智共识。

大会的成功举办,在参会海内外嘉宾和全球制造业优秀企业代表中强化了一个共同认知:安徽制造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制造业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安徽制造的勠力奋进是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的活跃力量,安徽制造的创新基因、开放传承和蓬勃生机启迪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把握规律需求,推进项目合作

企业是制造业加强合作的主体,项目合作是制造业互学互鉴的支撑。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的突出特色和成效就在于,顺应制造业产业分工的规律、企业成长和寻求产业链合作的内在需求,积极为各类企业推进项目合作搭建平台,力求在促成制造业开放合作上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借助大会举办的时机签署重组实施协议。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说,这次中国宝武重组马钢集团,既是宝武内部资源配置和实现布局优化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钢铁产业及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

大会着力推进与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等六大板块项目对接活动,瞄准世界500强尤其是制造业100强和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促成企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服务等各类主体签约合作项目,谋求共同发展。

推进与国内优秀民企集中对接,达成合作项目200个,投资总额超过2100亿元。这些产业项目分布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有利于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基地。

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的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在大会上签约,标志着安徽在打造产城融合国家存储产业基地、世界一流的存储产业集群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梳理国内和区域内产业链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克难,分工解决产业链短板。”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一明说,坚持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就能够集中更多优势资源,形成核心带动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共话智能制造,凝聚行动共识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制造业方兴未艾的产业变革。智能制造,是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之一,是大会深度关注的产业升级方向。

“以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作为燃料,以边缘计算、云计算和高速网络作为引擎,以先进算法为基础的数据智能作为方向盘,将为各行各业提供智能化赋能。”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

联想的联宝作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研发制造基地,在合肥异军突起,得益于智能制造红利的释放。“用更加智能化的方式把订单转成工单,满足个性化订单交付的要求。”联想集团副总裁、联宝科技首席执行官柏鹏介绍,全球每新销售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来自联宝科技,智能制造是其中的成功“密码”。

构建更加柔性化、更加高效的生产制造流程,实现制造和服务的融合,智能制造正在持续助力制造业实现变革性突破和升级,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智能网联汽车是大会重点聚焦的产业方向。“汽车产业已经迎来打破传统规则的颠覆性发展期,正经历着上世纪以来最深刻的变革,传统界限不断消失。”大众汽车旗下西雅特集团总裁卢卡·德·梅奥说,一系列生态系统的变革,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推动汽车业智能化、数字化、互联化发展,专注于正确的技术路线,就能够取得最大程度的效率灵活和可持续性。

“全球制造业要建立产学研多方参与机制,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形成全流程创新产业链,为先进制造业‘添薪赋能’。”大会发出的《合肥倡议》,绘制了发展智能制造的“路线图”,凝聚着创新驱动“智造”的行动共识。

携手中小企业, 搭建成长舞台

虹软科技公司是科创板上市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视觉开放平台,可以为广大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的算法服务。“参加今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既为了展示推介公司产品,更重要的是想进一步拓展产业合作的渠道。”该公司品牌公关部总监马红云说。

中小微企业在制造业供应链上占据着主体地位,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基于“携手全球中小企业 共创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这一主题,聚焦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等关键指标,大会评选并公布了50家“中小企业成长之星”,为这些“未来之星”拓宽成长之路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和舞台。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如何在成长之路上走得更稳、更好?大会聚焦精品制造、质量品牌建设等核心环节,为中小企业支招、引路。“中小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质量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品牌是支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副司长孙会川说,监管部门要主动给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服务,补齐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质量短板。

“中小微企业改进质量、提升品牌,往往投入较大,需要各方面协同配合才能奏效。”上海市质量协会副秘书长郭政表示,可探索社会资本投入、上下游产业协同等多种方式,推进中小微企业的质量和品牌建设。

“面对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中小微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这就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融资环境,营造更具包容性的创业创新环境,中小微企业自身也要主动瞄准国内国际市场新需求,积极创造新供给,不断壮大实力。(本报记者 胡旭)

    相关新闻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