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淮北把握守正创新时代坐标,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不断增强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做好『融』文章,汇聚正能量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0-12 09:00:14 责编: 徐文娟

10月9日,淮北媒体融合终于开花结果——淮北市传媒中心正式成立,淮北日报社、淮北市广播电视台两家主流媒体融为一家。新成立的淮北市传媒中心全面提档升级,原有的报纸、电视、广播、新闻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资源得以整合、重组,朝着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方向持续推进,将为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汇聚强大正能量。

近年来,淮北市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时代坐标,多措并举围绕“融”字做文章,进一步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如何激发“我要融”的内生动力?淮北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邀请学界专家和业界精英来淮授课,讲授新媒体发展前沿理论和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组织党委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以及骨干力量分赴新媒体发展的先锋单位,聆听专题讲座,参加座谈,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工作理念,学会用新媒体传播规律和传播形式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为了能够让互联网思维落实到新闻策、采、编、发全流程,淮北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要求记者不仅会使用常规采访设备外,还须掌握微博、微信、客户端、融媒体后台、现场云后台等网络传播技术,使用新技术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淮北市委宣传部多次召开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推进会等专题会议,进一步统一媒体融合发展的思想共识。“市委、市政府把媒体融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多次到主流媒体调研指导,出台《新常态下支持主流媒体改革发展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从政策和资金上对媒体融合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并安排专项资金,统筹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融共生,确保融合发展精准高效、强劲有力。”淮北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说。

第一条创下980万阅读量的微博,第一部微电影,第一场点击量超过20万的移动直播……诸多“第一次”,见证着淮北媒体融合发展的每一步。

经过多年发展,淮北日报社形成了报(报纸)、网(网站)、端(新闻客户端)、微(微博微信)、视(视频)多种媒介形式融合互通的全媒体发展格局。在淮北高铁开通等重大主题报道中,淮北日报全媒体通过报纸专刊、“网络图文+视频直播”、网站专题、两微一端集中推送等形式,实现联动报道立体呈现,让淮北市民第一时间了解这一重大新闻事实进展。此外,淮北日报社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代维运营网站、微信、微博等业务。

从“相加”向“相融”转变,淮北市广播电视台也一直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壮大主流舆论阵地。近年来,该台完善新媒体内部体制机制管理,优化采编发内容更新流程,提升了移动端产品的技术保障能力、生产能力、聚合能力和传播能力,大力推进传播渠道的整合创新。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内容建设是根本。只有打造高质量的内容,才能真正吸引受众,成为领跑者。淮北市主流媒体通过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精品力作,在互联网上做大做强正面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互联网空间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近年来,淮北日报社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需求,改革采编机制,提升采编水平,着力提升党报舆论引导能力。淮北新闻网视频团队制作的微电影、公益短视频屡获大奖。淮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以淮北直播APP和淮北市广播电视台抖音号为平台,积极策划推出短视频产品,《我家的故事》等精品作品打响了淮北广电短视频品牌。

“作为淮北新闻事业史上的里程碑,淮北市传媒中心将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优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新成立的淮北市传媒中心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丁贤飞 本报通讯员 黄顺)


    相关新闻
学做结合化解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