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19年前,本报刊发“走近何家庆”系列报道,记录了他矢志不移、充满传奇的扶贫故事。近年来,何家庆背起行囊,重踏科技扶贫路,一直走到生命尽头。今天,记者再次走近何家庆——
【榜样】何家庆:回归土地,用知识报答人民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1-02 08:25:29 责编: 徐文娟

一颗赤子心

——心系苍生大地

“我走了,无须作祭奠,无须泪挂腮两旁,无须那一纸挂墙告悼文,一切都回归土地,我从这土地生长……”用一首小诗,与世界作别,是何家庆生前的遗愿。

何家庆走了,但他的故事仍在广为流传。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其宏大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心路历程。

1949年,何家庆出生在安庆市的一户普通百姓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拉板车挣钱度日。家境贫寒的他,靠着学校的助学金和老师的接济完成高中学业,后被组织推荐到安徽大学生物系学习,1976年被调回原系当教员。他常说,没有共产党,我可能仍旧是个拉车的。

“我何家庆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人民给予的,我没有理由不把我人生的全部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生我养我的人民和这块土地。”何家庆说。以知识技能回报父老乡亲、回报祖国人民,这个执着追求染出他的人生底色,徘徊在温饱线上的贫困山区人民,成为他魂牵梦绕的牵挂。

为了尽快使老区富起来,加快开发大别山资源的步伐,何家庆一直没有停歇。一次次“出走”,到贫困山区去,到深山老林去,到人民群众中去,他将对贫困山区的深情化作矢志不渝的扶贫行动,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播撒科技星火。

有一次,何家庆带着四五岁的女儿何禾到野外考察,在一个山窝窝的峭壁上长着一株珍贵的植物。“我爸怕我乱跑掉下悬崖,就用绳子把我绑到树上,他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攀上峭壁,采到了那株珍贵的植物标本。”何禾说。在他眼里,全心全意为扶贫而奔波,人生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

一腔不渝志

——把知识传给群众

在给女儿的信中,何家庆曾回忆他读书时的理想——无论以后做什么,都要为人民服务。

1990年,何家庆被选派到绩溪县挂职任科技副县长。从“何老师”变成“何县长”,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埋头苦干。跑山头、钻树丛、办展览……何家庆摸清了植物资源家底,唤醒沉睡的山里“宝贝”,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何家庆选择尚田乡进行蚕桑改良试点,他先后31次到离县城40公里的尚田乡,走家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现场示范指导,举办培训班,指导科技养蚕。1991年,尚田乡虽然遭灾,但蚕茧产量仍增加28%,增收30万元。

“对于贫困山区人民生活,我有一份责任,虽没有力挽巨浪之臂,却有一颗火热的心。”1991年,绩溪县遭遇洪灾。何家庆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狂风暴雨,四处奔波指导救灾,几次晕倒在水中。一个月的水中行走,使他染上了血吸虫病。荆州乡松烟塘村受灾严重,他捐出1000元差旅费帮助村民灾后重建。

正是在绩溪县挂职期间,何家庆在山里发现了魔芋,这是不费事的“懒庄稼”,适合山区生长,适宜在山区推广。何家庆自荐担任绩溪县魔芋开发领导组组长,举办培训班,普及魔芋栽培知识,迫不及待要把科技知识传给贫困山区农民。

一亩魔芋十亩粮,十亩魔芋一间房。为了消除农民顾虑,他掏出1000元从湖北引种,在31个点进行试种,一次次到田头进行指导,结果500亩魔芋全面丰收,最低产量2000公斤,最高达7000公斤,收益超过400万元。

一片桃李芳

——身教胜于言传

一件中山装穿了40多年、一顿饭不超过1.5元……这是很多安大学子对这位“怪怪的”教授的第一印象。

“何老师言语不多,身教胜于言传,他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安徽农业大学博士后王强说。大二时,王强就在何家庆的实验室实习,曾陪同何家庆外出采集植物标本。王强告诉记者,何老师的“怪”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走近他,并不了解他。在他眼中,何老师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有自己的脾气和坚持,时刻记挂着贫困百姓,总想为他们做点事。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记忆中的何老师,我们永远追不上。”安徽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翟琰吾说。2003年,何老师带他们去岳西县采集标本,无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泥泞的土路,他都会如履平地、健步如飞,没有一位同学是他的“对手”,班里长跑冠军也跟不上他的步伐。

闻到花香,就知草木。“何老师就像是个行走的图书馆,植物学界的百科全书,好像没有他不认识的花花草草。”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人事处蔡静说。有一次,蔡静寻得一颗“非比寻常”的种子,没有人能认出来,专业软件也查不到。拿给何老师一看,他一眼就叫出了名字,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有什么作用功效。何家庆的课场场爆满,挤满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课堂下辨草识木,是他的拿手绝活。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何家庆的学生马媛媛,也是一位人民教师。“我很庆幸成为何老师的学生,也很遗憾没能为他做些什么。他一辈子做一件事,一生都在言传身教,让我深深理解了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马媛媛说。当年,何老师是校园里的传奇人物,九死一生的扶贫大西南壮举,激发很多像她一样的青年学子,燃起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一条行者路

——永远在扶贫路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已经年过65岁的何家庆,脑海总是响起一种声音——“种植瓜蒌像当年种魔芋一样,助力脱贫造福贫困群众。”

使命召唤,再次出发。怀揣对瓜蒌种植的多年积累和为农民扶贫增收的赤子之心,踏上了自费考察“瓜蒌扶贫”的道路。何家庆独自前往安徽、河南、浙江、江西、江苏等省多个地区开展瓜蒌调研,到过最远的山村,住过最便宜的旅馆,特别是多次深入潜山、岳西等大别山腹地,对瓜蒌从业人员进行义务指导。

“何教授总是风尘仆仆、来去匆匆,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我们潜山的瓜蒌基地。”潜山市栝楼产业协会会长王传文说。他告诉记者,他在上世纪90年代就因瓜蒌与何教授结缘,是他眼中的“瓜蒌大伽”。这么多年来,何教授还是老农民的样子,但是一开口聊瓜蒌,他浑身上下都是劲儿,透过厚厚的镜片射出坚定的目光。何家庆给潜山的瓜蒌产业发展出了很多主意,数次开培训班,指导瓜农提升种植技术,并在繁殖种苗、病虫害防治、深加工方面提出不少建议。

凌乱的发丝遮不住他的坚毅,孱弱的身躯藏不住他的伟岸。从“魔芋大王”到“瓜蒌大伽”,在潜山调研期间晕倒,后经检查为癌症晚期,10月19日病逝于合肥,一直在扶贫路上的何家庆,终于可以歇歇了……( 本报记者 张岳)


    相关新闻
绿色增效新技术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