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70年安徽礼赞】徽派文艺绽放时代光芒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1-03 09:44:46 责编: 刘东伟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铸就了安徽文艺的精神品格。70年来,安徽文艺砥砺前行、硕果累累,以大量精品力作点亮文艺星空,让徽派文艺绽放出时代光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安徽文艺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文艺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投身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火热实践,争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安徽文艺在题材上内容丰富、多姿多彩,以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历史创造见长。安徽花鼓灯集歌舞、锣鼓音乐为一体,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2018年花鼓灯舞剧《大禹》喜获中国舞蹈“荷花奖”。由安徽省文联与中国音协联合举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题材专题音乐会,催生主题歌《在希望的田野上》风靡全国,传唱至今。表现红色题材的油画《激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反映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国画《生死印》等作品,在描绘现实生活、表现历史事件、激励人民斗志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安徽文艺的传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安徽版画家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版画作品,开启了“新徽派版画”时代。安徽音乐艺术继承民歌传统,融入现代意识,取得不俗成绩,盘龙作曲的歌曲《板蓝花儿开》在2014年北京APEC大会专场文艺晚会上受到国内外观众好评。鲁彦周编剧的《天云山传奇》《廖仲恺》,方义华编剧的《焦裕禄》等电影,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

在审美风尚的时代演进中,安徽文艺一直秉承大众化、生活化的特质与雅俗共赏的审美取向。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等安徽戏曲,无论古装剧还是现代剧,都具有浓郁的平民化和大众化色彩,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唱段传唱不衰。《徽商》《文房四宝》等优秀电视纪录片,将深厚的地域文化融入奇山奇景奇物之中,展示独具魅力的徽风皖韵。淮河琴书《轧狗风波》通过日常口语表达生活中家长里短、邻里琐事,揭示当下的乡土人情与社会风貌,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

在创新创造中与时俱进

文艺的生命在于创新。70年来,安徽文艺秉承“徽文化”厚重的传统,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文艺观念、文艺式样、文艺服务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创造,并推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

观念创新激发创作活力。新中国肇建,安徽文艺界由初期的皖南、皖北文联分设,到1954年合并成立安徽省文联,广大文艺工作者关注现实生活,热情讴歌党和人民的丰功伟绩,成为这个时期的创作主题。陈登科的小说《淮河边上的儿女》、严阵的长诗《老张的手》、吕宕的电影《林则徐》、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享誉中华。

改革开放初期,文艺思想观念的解放带来了文艺实践创作的繁荣。鲁彦周的小说《天云山传奇》、张弦的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公刘的诗歌《深思》、梁小斌的诗歌《雪白的墙》等风靡文坛。以赖少其为代表的“新徽派版画”作品,以萧龙士为代表的中国画作品,以鲍加为代表的油画作品,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代表的歌曲,以李百忍为代表的书法作品,以《女子排椅》为代表的杂技节目等,都具有开创性的艺术价值,成为当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引领安徽文艺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广大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呈现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近两年,安徽文艺共获国家级奖项29项。其中,陈先发《九章》获第7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季宇、李凤群分别获得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长篇小说奖,小品《等爱回家》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舞蹈《命运》和舞剧《大禹》分别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奖和舞剧奖,摄影家汪强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纪实摄影类大奖,《清明》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安徽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同步并进,以苏中、郭因、钱念孙、赵凯、刘继潮等为代表的一批文艺评论家,主动关注和积极探究文艺创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安徽文艺家的创作成果进行建设性的研讨与评论。

样式创新伴随科技腾飞。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不仅改变了文艺形态与创作生态,也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近年来,安徽网络文艺出现了青子、步千帆、杨治、安意如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家,江南的《龙族》系列数次位居作家主榜之首。美术界运用现代新型材料创作的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黄梅戏的舞台美术技术与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合,实现戏剧舞台艺术的时代跨越。百集微广播剧《安徽好人》,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全国首创的“有戏安徽”直播品牌,通过剧场、电视、网络、手机、广播“五位一体”传播戏曲艺术。电视纪录片《大黄山》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拍摄技术和艺术效果全面升华。

服务创新彰显文艺力量。安徽省美协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1985年联合召开“泾川全国油画研讨会”,对当时全国美术界确立美术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中国书协和安徽省文联联合主办的“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大展暨“邓石如与清代碑学”书法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两届,树立了邓石如书法研究的全国性品牌。2018年,省文联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先后策划组织了“全国文艺名家看安徽”系列活动和“新时代 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全国文艺名家看安徽活动邀请200多位作家、摄影家、音乐家、书画家、戏剧家、曲艺家、诗人、舞蹈家深入安徽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和脱贫攻坚的一线开展采风创作,取得了创作、交流、培训、宣传等综合效益。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暨理论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书画精品集中晋京展示和研讨。

近年来,安徽文艺界连续开展“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和“扎根江淮沃土 讴歌美好安徽”等主题性创作采风实践活动,一批表现安徽红色题材、历史文化和科技创新的文艺精品应运而生。戏曲《秋分》、歌曲《幸福花鼓》、美术作品《大美黄山》等入选2018年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创作生产文艺项目。反映安徽省科技创新成就的报告文学《领跑者》、彰显新时代淮河新面貌的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在《人民文学》刊发。省美协“科技之光”创作组6幅作品入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彰显徽派文化艺术的地域特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文艺工作者注重传承弘扬徽派艺术传统,在推动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积极作为,使徽派文化艺术的地域特色进一步彰显,影响力不断扩大。

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赖少其、王石岑、黄叶村、徐子鹤、郭公达等老一辈画家在新安画派艺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徽派版画”的崛起是徽派艺术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赖少其组织张宏、师松龄、陶天月、郑震、周芜、易振生、林之耀等版画家创作了大型套色版画《黄山后海》《梅山水库》《淮海煤城》《丰收赞歌》等作品,传承弘扬徽派版画艺术优秀传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被誉为“新徽派版画”。1983年12月,“安徽版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新徽派版画”首次整体面世亮相,在全国美术界引起轰动。2017年8月,“锦绣中华——当代新徽派版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重大题材创作作品《大美黄山 迎客天下》《九华灵境》等巨幅版画,展现新徽派版画的突破与升华。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映徽文化内涵的文艺作品获得全面丰收。季宇小说《新安家族》、许辉散文集《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点点孔子和老子》、话剧《徽商传奇》、纪录片《徽商》、电视剧《黄山情》、大型电视连续剧《新安家族》、电视风光片《神奇黄山》、音乐风光电视片《黄山四季》系列,以及袁廉民表现“黄山奇观”的系列摄影作品、陆开蒂表现黄山日出和徽皖风情的摄影作品等,都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安徽传统地方戏剧艺术丰富多样、特色鲜明,70年来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审美情趣、广大观众喜闻乐见、思想性艺术性兼优并胜的新戏。黄梅戏领域《天仙配》《女驸马》等传统剧目从表现内容到音乐唱腔到表演程式都有很大改进与提升,还先后推出了《红楼梦》《无事生非》《徽州女人》等新剧目。徽剧《惊魂记》以虚拟、写意的形式来改编、表现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是对古老徽剧传承发展的探索和创新。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民间艺术获得空前繁荣发展,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文房四宝、芜湖铁画、界首彩陶、阜阳剪纸等异彩纷呈。徽州三雕已广泛运用于城乡建筑及居住场所,并登临现代艺术殿堂及公共空间,散发独特而永恒的艺术魅力。安徽文房四宝闻名海内外,宣纸更作为中国书画艺术载体享誉世界。芜湖铁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大放异彩,巨幅铁画《黄山迎客松》在人民大会堂接待大厅广迎世界宾客。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从最初的素烧陶、三彩刻花陶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报记者 张理想)

    相关新闻
稳中有进,外贸韧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