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持续干旱导致黄山市黄山区一些高山村庄水源枯竭,当地党员干部冲在一线,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
掘井引泉润心田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1-16 09:18:19 责编: 刘东伟

“水!水出来了……100多户村民可以喝上甘甜的山泉水了!”11月14日,接通水管的那一刻,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盛洪村干部汪五九激动地捧着水,欣喜若狂。

今年9月以来,黄山市平均累计降水量仅为58.5毫米,较往年同期偏少6成,气象干旱等级达重到特旱。黄山区等多地村民使用的高山自流水水源,因持续干旱导致水源枯竭,村民饮水告急。

灾情就是命令。黄山区发动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旱,对饮水特别困难的村和贫困户都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确保群众安全饮水无遗漏。新丰乡多数村组地处高山上,30余名党员干部成立抗旱工作队,翻山越岭探测水源,在偏远的赵家、上堡山、楠树林、下西河、毛岭等饮水特别困难自然村勘探出10个水源地,新打100多米的深井2口,修建管道12000余米,把干净清甜的山泉接到了群众家里,有效解决了2400余人的用水难题。

在抗旱保收攻坚战中,黄山区把保障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户等困难群体的生活用水放在首位,通过联村驻组责任制,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走访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及时跟踪用水来源及储备情况,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目前,全区8600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全天候安全供水。

“最近家里断水,幸亏有工作队每天上门送水,才解了‘渴’。”龙门乡轮渡村竹稞组孙大娘说,乡里组织了40人的应急小分队,连续10多天给偏远村组和孤寡老人送来桶装水。在省级贫困村仙源镇弦歌村,持续旱情让村里新补种的20000株油茶苗日渐萎蔫,村民十分焦急。驻村扶贫工作队组织20多名村民挑水抗旱,并主动与区自来水厂联系,争取了发电机、水泵等设备支持,从山下抽水灌溉,让补种的油茶苗重焕生机。

本报通讯员 章向明 本报记者 吴江海

    相关新闻
筑梦新时代 放飞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