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产业联动,助力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1-25 09:38:34 责编: 徐文娟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良好。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潮中,长三角国有经济初步形成优势互补、链条完整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日前,长三角地区首届国资国企联席会议在芜湖召开,聚焦“一盘棋协作、高质量发展”,着力开启长三角国有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征程。

沪苏浙皖国有企业合作日益紧密。从安徽来看,长三角是安徽省属企业煤炭、电力、有色、建材、汽车等产品的重要市场。近几年,安徽省属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初步统计已在沪苏浙实施项目84个、完成投资额275.7亿元,正在实施的项目33个、涉及投资额71.3亿元。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省属企业拟在长三角实施项目49个、涉及投资额437.3亿元,打造长三角国资国企重大项目的对接平台。”安徽省国资委主任李中在联席会议上说。三省一市应加大协同推进长三角重大项目建设的力度,不断拓展深化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

“要实现长三角国资国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合作项目。我们应坚持企业市场化运作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多领域多方面与兄弟省市加强合作。”浙江省国资委主任冯波说。近年来,浙江省企业不断与安徽省加强合作,浙能集团与安徽省能源集团携手推进管网建设、浙旅集团参与千岛湖——黄山生态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等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是长三角国资国企携手合作的良好尝试,是各方发挥优势、互利共赢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主力军作用,加强与苏浙皖的产业联动,共同建立一批以生物医药、食品制造、智能场景为重点的研发中心,形成一批优化升级跨省产业联动发展的园区,加快产业化项目落地。”上海市国资委主任白廷辉说。截至目前,上海国资国企在上海以外的长三角地区共设有企业854户,资产总量6067亿元,营业总收入2415亿元,净利润68亿元,从业人数8.7万人,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在芜湖市海螺集团发展历程展览馆,展示了该集团近年来不断与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合作共赢的案例。“浙江区域是海螺水泥实施T型发展战略最先涉足的区域之一,海螺第一家水泥粉磨站、第一个安徽省外建设的熟料基地都坐在浙江省进内。”海螺集团总经理任勇介绍。

“相比较而言,我们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方面,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国内一流企业数量偏少。在推进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三省一市应发挥各自优势,聚焦重难点问题合力攻关,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成果,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江苏省国资委主任徐郭平说。在长三角“三级运作”机制框架下,三省一市将打造高能级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协同,支持国有企业协同创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安徽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在推动产业链布局优化、产业创新协同、产融结合等方面将积极与长三角其他省市进行合作,以“强强联合”“龙头+配套”等方式进行合资合作、并购重组,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及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积极协同、示范、引领长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汤超)


    相关新闻
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开考”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