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岁末年初访民生】公租房有了新“管家”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2-29 09:36:57 责编: 刘东伟

“对不起,我们这里需要刷脸或者刷门禁卡才能进。”近日,记者来到合肥市蜀山区悠然居小区,准备进去时却吃了“闭门羹”。

拎着菜、聊着天,两位小区居民走到小区大门前,对着门禁人脸识别系统看了两三秒钟,门便打开了。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她们停下步伐,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夏天搬进来的,我有糖尿病、高血压,刮风下雨,都不敢出门买菜,更不用谈出门工作赚钱了。”大姐名叫夏世琼,今年58岁,搬家前,她独自租住一间小平房,每月租金好几百块钱,生活十分拮据,“现在每个月租金只要100多块钱。要不是有政府的公租房,这日子真的很难熬。”话没说完,夏大姐就伸手抹了抹眼泪。

“我也多亏了这公租房。”另一位大姐接过话茬,“我今年60多岁了,跟我一起租住在这里的,还有92岁的老母亲。57平方米的房子,两室一厅,干净又舒适。遇上灯泡坏了、下水道堵了、门锁打不开了,还可以找楼栋‘管家’,很方便。”

“走,跟我们进小区看看。”两位大姐与小区安保人员说明来意,扭头带着记者进入了小区。进门正对面是一所公立幼儿园,道路边上一辆三轮扫地车正在作业,若不是提前知道,记者很难想象眼前的小区是个公租房小区。“我们住在一栋楼里面,年纪相仿,经常一起聊聊天,或者去小区里的活动中心打打牌。周边生活也很方便,附近有菜市场、超市、公交站台,距离地铁站也不远。”夏大姐走在前面,不一会就到了楼下,电梯旁的“公租房服务中心温馨提示栏”格外醒目。“物业客服、楼栋管家的姓名、电话这里都有公布,有什么事情,租户都可以随时找他们。”夏大姐说。

住房难、租房难,曾经是外来务工人员最犯愁的问题,也是不少低保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心病。而今,随着公共租赁住房的持续推出与发展,许多人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租房运营管理中专业人员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去年,我省被列入全国8个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的省(区),政府花钱请“管家”,推动公租房管理升级。

“通过招投标,我们获得了悠然居小区的运营服务资格。”小区物业负责人刘庆刚告诉记者,小区共有4788户,入住4625户,其中大部分是在附近工作的年轻人。“公租房小区和普通商业住宅小区不同,这里人口流动大,特别是年轻人,有些可能不到一年时间就搬走,又有新的年轻人申请搬进来。

这些手续,物业都必须及时跟进。同时,还要积极营造公租房的社区文化,让租住在这里的人有归宿感。”刘庆刚说。

“今年上半年,小区推行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只有通过物业审核、完成人脸登记的人员才能出入公租房。该系统从技术上实现了对转租、转借、群租等违规使用公租房行为的管控。”刘庆刚告诉记者,人脸识别系统所收集的数据,还能对公租房小区内孤老人员、精神残疾或需要监护居住的人员等进行特殊照顾。比如,数据显示独居老人在一定时间未在园区出入,物业公司将立刻入户走访,以确保独居老年人的起居安全,预防意外发生。

公租房一边连着百姓“居者有其屋”,一边连着政府的责任和信誉,要把这件事真正办好办实,不仅要严把质量“建好”,更要公开公平“分好”、健全机制“管好”。经过1年多时间,刘庆刚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服务规则:一方面要对住户提供包括节假日在内的全天候的贴心的物业管理和维护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准确掌握住户的情况和诉求,积极开展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我们常常组织观看电影、组织相亲、访问困难群体等活动”。

在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一租户门上粘贴着大红“囍”字,这里是刘萍萍和朱亚伟的家,他们都在附近公司上班。

“今年10月4日结婚的,公租房就是我们的婚房。”刘萍萍告诉记者,“没有申请公租房之前,听说公租房小区秩序乱、环境差,配套也跟不上,搬进来后发现小区环境好,每栋楼还配有一名‘专业管家’,服务贴心又及时,幸福感更强了。”

本报记者 何珂

    相关新闻
合肥地铁3号线开通首日客流达12.4384万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