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3-03 09:19:27 责编: 徐文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指出,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在2月1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他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也对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建设相关配套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完善应急法律规范体系。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灾救灾以来,我国已制定颁布系列应急法律法规,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应急法制建设水平大幅提升。这些法律法规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依法履行职责,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但从长远看,目前这些应急法律法规所构成的体系,还不足以与常态法律规范体系形成平行关系,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是因为,疫情突发时的应急或紧急状态下的治理不同于常规状态的治理,启用的是应急法律规范体系而不同于常态的法律规范体系,此时的行政机关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行政权更为集中和扩张。为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要认真评估《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和生命健康安全。

实现应急预案的精细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制定预案可以科学规范突发事件应对行为、合理配置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种资源、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树立政府应急指挥的权威和缓解公众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心理恐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条例》都要求政府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将应急预案定位为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在法律规范内根据特定区域、部门、行业和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而制定的具体执行方案,是立足现有资源的应对方案,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资源能找得到、调得动、用得好。与应急法律法规不同,预案作为具体执行方案,资源应对方案应该要对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设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预先做出具体安排,明确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处置方法和资源准备等。从此次疫情防控看,我国目前的预案在内容上还要进一步细化与充实。比如,口罩等大众防护物资的储备、征收、调度和使用以及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囤积和浪费,如何保障医院、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等场所、公共服务人员和有刚需的人员等的优先使用,以及必需的相关经费保障,等等。

构筑国家生物安全的“防火墙”。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背景下,党中央将生物安全提升到了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要求“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近几十年来,全球生物安全形势严峻,非典、甲流、高致病性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新冠病毒等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成为人类共同的威胁。根据流行病学的分析,很多野生动物中都存在大量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有可能危及人类健康的隐患,不当食用或饲养野生动物存在大规模疫病传播的巨大风险。联合国通过《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国际公约,架起了生物安全的全球防线。各国也把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如德国将传染病定性为国家安全威胁,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把安全国防的部门纳入到公共卫生体系当中。在我国,2015年实施的新《国家安全法》将金融安全、粮食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外层空间安全、国际海底区域安全和极地安全等纳入安全种类,丰富了国家安全体系。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要在《国家安全法》中增加生物安全的内容。制定《生物安全法》,要把野生动物保护列入生物安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在立法原则中增加生命伦理和生物安全的内容。考虑到全面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需要一个过程,2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了专门决定,及时明确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下一步则需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该决定的有效实施,并做好相应的立法修改完善工作。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政府是防控的主导力量,也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全面参与,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如,此次疫情防控中,各地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所发布的公告,是依靠村委会、居委会构成的庞大基层网格下沉到各个乡村、各个社区。再如,测体温、督促戴口罩等诸多具体细小的工作环节都需要依靠社区工作者或者志愿者。在充分发挥社会自治力量的作用,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法治层面予以引导和规范。要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服从大局、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对善意的批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对借机恶意攻击的坚决依法制止。对抗拒疫情防控、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普及防病防疫知识,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做到科学防控、依法防控,从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程雁雷 钟 芳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法学院、安徽法治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

    相关新闻
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