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云游”江淮 不负大美春光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4-03 08:50:02 责编: 徐文娟
日前,合肥市包公园景区讲解员通过直播带领游客“云游”景区。    本报记者 程兆 摄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云旅游”,提升景区关注度,丰富游客体验感——

“云旅游”展开春画卷

“网友们好!欢迎来到砀山大梨园。今年砀山首次举办网络梨花节,希望通过网络与大家相聚梨园。”3月28日,“2020中国砀山网络梨花节”启幕,砀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通过网络直播带领广大网友观赏壮美花海,并热情介绍当地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民俗风情等日新月异的变化,收获好评无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景区一度闭门谢客。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部分景区按下“重启键”,江淮秀美春光向广大游客发来“邀请函”。但是为了保障游客的健康安全,避免出现人群聚集,景区采取严格控制人流量等防控措施,长途游、团队游的游客不免受到影响。于是,各地景区纷纷把美景搬到线上,带领广大游客“云游”江淮,领略大美春光。

合肥包公园景区讲解员“变身”网络主播,拿起话筒、带领网友参观景区场馆陈设,了解景区文化底蕴,感受包公的人格魅力;来安县张山镇仰山村在线上举办滁州市第九届桃文化旅游节,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和VR直播等方式,让广大游客感受万亩桃花的壮观景象;全椒县马厂镇通过图文、短视频等方式,展示龙山脚下樱花怒放的盛景,在各大新闻网站和新媒体平台收获海量关注……

或是“美图+美文”平面呈现,或是360度全景式虚拟展现,或是“视频+直播”互动传播,这个春天,各种形式的“云旅游”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安徽春季之美、发展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多次利用官方公众号、微博开展在线‘云赏花’活动,把一部分游客分流到网上,通过图片、视频、直播等形式,让更多游客宅在家里也可以欣赏到春季美景,畅游花海,拥抱自然。”

线上游适应新需求

云端之上欣赏国宝,在线感受徽州古建。3月25日上午,安徽博物院与国内其他9家一级博物馆联动开展“宝藏四方”云直播计划,全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讲解员史巍带领观众们云游“徽州古建筑”展厅,感受徽州古建民居、祠堂、牌坊的“三绝”之美,欣赏木雕、砖雕、石雕“三雕”之精,了解文物背后之精彩故事,体会徽文化之博大精深。

“直播通过多个平台同步推出,吸引了47.3万网友在线观看。”安徽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人员还配合视频直播,同步开展图文直播,观众在直播间踊跃点赞、留言、提问,与讲解员热烈互动。“通过网上展览、直播互动等方式,文物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活起来、动起来,让更多观众在‘云端博物馆’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较于线下旅游,“云旅游”没有舟车劳顿之苦,避免了人群聚集,在疫情期间给人们带来别样的旅游体验。尤其是具备丰富知识的主播,为游客在线讲解景点知识,和游客热情互动,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云旅游’通过VR、高清视频及图文资料的形式充分展示旅游目的地形象和资源优势,一方面可以为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的人们提供丰富的文旅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旅游目的地为疫情过后的旅游业恢复发展做好准备。”同程艺龙副总裁、文旅事业部CEO王凯认为,线上旅游由来已久,主要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参考、路线选择、在线支付等服务,景区可以利用此次契机进一步丰富线上旅游内容、提升线上旅游服务水平。

关注度提升助回暖

从淮北到江南,从景区到个人,正在如火如荼举办的各类“云旅游”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关注度,更丰富了人民享受生活的方式。在家躺着就能逛遍万千美景,难道“云旅游”能够取代传统线下旅游吗?

“‘云旅游’当然不能代替景区旅游。”安徽中青旅市场部经理钱正武认为,旅游是一个融合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的综合性产业,“云旅游”目前还不能给相关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疫情期间,我们旅行社也推出了一系列风光短视频作品,一方面希望提振人们战胜疫情的精气神,一方面更希望助力旅游行业回暖,吸引游客在疫情结束后积极规划旅游,重新走进景区。”

春到合肥植物园,百花怒放争艳。近日,合肥市民孟倩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植物园百花争春的图片和视频后,忍不住带上家人前往游览。“在家闷了两个月,终于可以亲近大自然了,我要自己动手拍一拍美图、录一录视频。”孟倩倩说。

“‘云旅游’帮助游客了解景区概况、实时在线观看景点,但是如果没有线下体验,旅游还是味道不足。”天峡风景区市场营销总监谭文星介绍,景区恢复开放前,在线上做足了文章,比如:推出持续1个月门票特惠预售,将景区美图和视频推介给网友,举办“抖音潜水艇挑战大赛”等。“‘云旅游’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方式,但无法替代线下旅游深入其中的亲身体验。春暖花开时节,我们期待更多游客走进景区,相约一年一次的赏花季。”( 本报记者 张理想

    相关新闻
今年我省小麦赤霉病预计将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