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退役军人返乡创业惠乡邻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4-20 09:08:28 责编: 徐文娟

“先让无锡的这一车上,上满了赶紧走!”4月8日一大早,来安县大英镇大英村牛蛙养殖基地负责人孙大健,正安排工人按照订单给牛蛙装车、发货。

“目前,基地一年产出牛蛙100万斤,产值1500万元,这几天大部分地区恢复了堂食,每天接到近10万元的订单。”孙大健说。

孙大健1999年退役后在无锡安家。2012年,他成立了苏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营牛蛙食品,凭着军营中历练出的吃苦耐劳劲头,他一路拼搏,一路收获,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到了2017年,已经发展了20余家加盟店,每年消耗近百万斤牛蛙。

“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机会来了。”孙大健想,牛蛙养殖基地原来是一片低洼田,因为地势原因,晴天旱,雨天涝,土壤瘠薄,利用家乡的这片抛荒田搞牛蛙养殖,不仅能解决店里的原料问题,还能帮助乡亲们增收。于是,他于2017年回乡流转了这片300多亩低洼田,建起了牛蛙养殖基地。

“增收致富重要,保护好家乡绿水青山更重要。”孙大健说,为了不让养殖废水影响环境,他请来专家设计循环排水系统,保证养殖用水不出基地,还新建了养殖池,用来养殖以腐食为主要食物的梭鲶鱼,这为基地创造了另一项收入。

“在家门口的这个基地打工,不耽误照顾家里,又有了稳定的收入。”冯福永说,牛蛙基地建起来,给贫困户提供了工作机会。冯福永是大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需要照顾智力残疾的妻儿,他只能留在家里。2018年,他进了牛蛙养殖基地打零工,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

除了冯福永以外,还有包括3名贫困群众在内的其他13名村民在牛蛙养殖基地实现了稳定就业。“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人均年增收两万余元,3名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大英村书记姚锦玉说。(本报通讯员 苗竹欣 本报记者 汤超

    相关新闻
【百姓故事】养鹅能手乐当脱贫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