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自3月下旬以来,各地旅游景区逐步恢复营业,其中休闲游景点恢复较快——
休闲旅游 如何抓住发展新机遇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5-11 07:30:21 责编: 徐文娟

“五一”假期,农事体验、户外游乐等休闲踏青产品成假日旅游新时尚

休闲旅游业加速复苏

刚抵景区门口,一阵花香随风飘来。5月1日,艳阳高照,位于巢湖市半汤镇的郁金香高地景区里,郁金香花已谢幕,10万株芍药花又争相绽放,迎来了盛花期和最佳赏花期。游客们分散在长廊、花圃等各处的,足见其高人气。

一片花圃前,从合肥开车过来的黄芝娟戴着口罩,正指挥儿子摆造型拍照。“假期不打算跑太远,所以来了这儿。”她说,“在家憋太久了,出来玩就是想放松放松,所以讨论去哪儿玩的时候,我们一致决定,要去看看花草、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坐落天柱山西麓的卧龙山庄景区里,林壑幽深、溪水汩汩流淌,山庄里的客房、餐厅等均依山势而建,原木色的建筑风格与山水融为一体。“五一”假期整体气温偏高,但海拔700多米的山庄里却很凉爽,吸引了众多游客。山庄负责人葛结林告诉记者,山庄从3月24日开始恢复营业,一开始生意一般,但没过多久迎来了清明假期,3天里所有客房都住满了。“整个‘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200多人。”

自3月下旬以来,各地旅游景区逐步恢复营业,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其中休闲游景点恢复较快。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越来越多人在节假日中,走出家门踏青赏景。在巢湖三瓜公社,执行社长张建斌告诉记者,“五一”期间,三瓜公社及郁金香高地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在广德市,箐箐庄园主打休闲农业观光和采摘,总经理李旭光说:“疫情的确对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五一’接待游客约3000人次左右,同比下降了5成左右,但相比之下,在广德我们还算不错的。”

据了解,由于大部分旅游景区仍采取限流措施,严格执行核定最大承载30%的政策,以及跨省跟团游暂未开放等,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消费主要以乡村游、周边游为主,乡村休闲游受到游客青睐,农事体验、户外游乐等休闲踏青产品成假日旅游新时尚。美团门票大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我省景区门票预约订单量相比清明假期增长超90%。其中,城市周边的古镇、古村颇受欢迎,宏村、鸠兹古镇“五一”期间的预约订单量增幅相比清明假期均有超1倍增长。

规模小实力弱又缺乏特色的经营体难免会遭遇淘汰,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补上短板才能拥抱“机遇”

疫情之下,旅游业所受到的冲击不言而喻。2019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今年4月以来,全国乡村休闲旅游业复工复市率超过60%,经营收入达40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30%。

“一损俱损,休闲旅游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我认为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以往的生活方式,回归乡村、重返自然,会成为更多人的追求。”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会会长刘浩认为,疫情虽然严重冲击了旅游行业,但也孕育着休闲旅游行业发展的契机。

“申美的老年疗休养团和乡村旅游点合作紧密,旅游+疗休养的形式很受游客欢迎。2019年,我们组织到岳西等地去疗休养的游客有2000多人次,满意度非常高。”合肥申美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朱雷说,今年5月份复工复业以来,公司着重推出了一些乡村休闲的疗休养产品。

朱雷从事旅游行业多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游客的消费诉求越来越细化、明确,例如休闲疗养游已经明显从观光游中分化出来,趋势明显,且增速领先于传统观光游。“在市场需求推动和国家政策引导下,乡村休闲游的景观建设、住宿用餐接待安排、区域小环境打造日趋成熟,特别是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一批特色小镇、传统村落成为游客新宠。”

日前,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景气报告》也指出,在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下,随着旅游客群日趋年轻化,以亲子旅游、乡村旅游、冰雪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型产品层出不穷,文化消费和旅游活动已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消费升级趋势下,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中的体验。然而,相对于热门景点,休闲旅游景点集中于农村地区,从业者也以当地村民为主。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机遇面前,休闲旅游还有诸多短板需要补上。例如,同质化严重,休闲体验以采摘居多,缺乏“百花齐放”的特色,一些地方的休闲旅游季节性很强,服务意识不足,存在淡季无客、旺季接待不过来的现象。

“我省有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有100多万人从事乡村旅游相关行业,乡村旅游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刘浩指出,对乡村旅游的从业者来说,疫情是机遇,同时也是一场大考。“规模大实力强、已经获得消费市场认可的景点,对冲疫情影响的能力较强,而规模小实力弱又缺乏特色的经营体难免会遭遇淘汰,这种淘汰不仅是疫情的缘故,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旅游振兴不能回到过去“圈山圈水收门票,人山人海吃红利”的老路

以更好的服务体验赢得市场

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旅游振兴不能回到过去“圈山圈水收门票,人山人海吃红利”的老路,而是要面向服务品质新需求、培育科技文创新动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加快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加大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继续开发消费升级类产品,进一步提升各旅游点、景区等的承载力和旅游功能,不断满足个性化、多样性的消费需求。”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李红梅说。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户外游乐、乡村休闲游等不断升温、活力四射,日益成为消费升级的新热点。但受疫情影响,今年休闲旅游市场降温,我省不少休闲旅游景点也“趁闲”反思和调整经营模式。

“趁着这段时间不忙,我出去找了找合作方,想开辟康养市场、探索会员制经营模式。”葛结林告诉记者,卧龙山庄经营了十多年,在合肥、杭州、南京等地方已小有名气。因为山庄的接待容量有限,基本逢节假日就会客满,如果照现有情况发展,游客的服务体验可能难以保证。“山上的空气、泉水、无污染的农产品等,对老年客群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未来,我可能会将重心放在康养度假,引入一些老年保健的项目。另外,山庄里还有茶叶等农产品,可以引入会员制,定向地为客户提供优质土特产。”

3月下旬,郁金香高地景区开始凭票游览。“刚开始收门票时,舆论一片哗然,紧接着的清明假期,受疫情和收费两方面影响,客流量同比降低一半。”张建斌说,但这是可预见的情况,“收费后,停车难、随地乱扔垃圾等问题明显遏制,游客少了、我们能提供的服务更加好了,前来游玩的消费者体验比之前免票时更好了。”疫情期间,三瓜公社又新建了跑马场、卡丁车等多个项目,并在“五一”期间投入使用,受到了不少年轻游客的欢迎。“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新建更多样的游玩项目,我对未来的发展有信心。”张建斌说。

在箐箐庄园的采摘园里,猕猴桃树的枝头开满了淡黄色的小花,正值疏蕾疏花阶段。“我们是休闲农业观光园,有大量的有机农产品,原本主要通过旅游观光销售,但是今年游客不来了,直接导致农产品销售下滑。”李旭光说,疫情让他意识到了电商的价值,“我现在正与各大网络平台积极合作,进行线上营销,这样也能对景区起到宣传作用。”

朱雷认为,无论市场怎么变化,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都是发展旅游的先决条件。“休闲游是富民工程,能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同时也有赖于地方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道路建设、饮用水和污水处理、小环境打造、休闲健身设施设备配套等,‘硬件’基础要先打好。”他建议,经营主体要注重对乡村休闲游接待主力军农民的培训,包括服务规范、网络预约技术、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同一区域的景点间,还要规范经营,避免恶意竞争、降低服务质量,才能谋得长远发展。( 本报记者 彭园园 鲍亮亮)

    相关新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美景激活乡村游  结对帮扶防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