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以放心地发展农业生产,你们的想法和要求,我会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转达到政府,督促相关部门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近日,在位于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区中心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内,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陈瑶湖镇党委书记左郁祯对专门来反映民意的官渡村村民吴爱年说。
当天是陈瑶湖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接待日,吴爱年向左郁祯反映的是希望正在建设的大吴城抗旱站加快进度,确保5月底完工投入使用,不误农时。大吴城抗旱站是铜陵市财政扶贫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能提升370亩农田灌溉水平,受益人口580人,其中贫困人口11户39人,吴爱年是受益村民之一。
“每个月的20号是本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三级人大代表接待日,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是联络站建成之后第一次开展活动。”陈瑶湖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王广平告诉记者,联络站现有进站代表89名,既是市区镇三级代表的活动场所,也是镇里的选民和群众反映问题的地方。群众的要求、建议可以直接通过人大代表转到党委、政府,也推动党委、政府相关工作得到落实,从而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在联络站接待室内,墙上挂着代表工作职责、接待群众工作流程和代表信息等公示牌。左郁祯告诉记者,代表接待群众时要填写《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情况登记表》,记录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接待结束后要对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梳理汇总、分类交办,必要时可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向铜陵市郊区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提出,由区人大或乡镇人大交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答复。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全区8个乡镇办事处和普济圩社区已全部完成代表联络站的设置,并正常开展工作。”铜陵市郊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琳说,联络站的建设为驻镇各级人大代表更好履职提供了新平台,有利于充分调动市、区、镇三级代表履职积极性,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本报记者 林春生 本报通讯员 杨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