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深入实施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经济运行总体面临较大压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推进经济社会加快恢复正常运行任务迫切。全省上下更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引领作用,在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发展机遇、用好发展红利,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动力活力,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建设协同创新长三角,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要坚持走“科创+产业”道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围绕产业链优化创新链,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协同。既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科技资源优势,又依托长三角作为全国重要科创中心的地位,在开放合作中广泛集聚创新资源,努力把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点、增长极。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是当前突出任务,长三角区域产业创新活跃,大中小各类市场主体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紧密,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独特优势,立足当前全力畅通我省创新型领军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运转,着眼长远谋划布局更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业项目,选准产业创新主攻方向,补上产业链短板和缺环,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发展水平。
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路径。我省制造特色鲜明,内陆腹地广阔,更需要发扬自身所长,在一体化发展中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着力打造产业集聚、承接和转型升级平台,注重立足各地发展实际需求,面向沪苏浙城市探索构建各种行之有效的共建机制,建立城市间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闯出园区合作、产业整体承接、产业链分工合作等各种行之有效合作模式,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把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打造成为一体化重要支撑平台,创新飞地经济、项目共建、效益共享等务实协同机制,在政策和制度创新上大胆借鉴、果断探索,努力走出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联动发展、一体发展的新路子。
体制机制一体化是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根本保障。长三角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前沿,一直以来都以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受到广泛关注。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落到实处,更需要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势束缚,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快各类改革试点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和系统集成,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开放。要加快推进各项制度机制与沪苏浙等高对接,一体推进,促进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持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把创优营商环境系列提升行动的各项改革举措抓实抓细抓落地,加快协同开放步伐,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奋力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展现安徽作为。(胡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