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如何稳住就业基本盘④】逆势揽才,招得来还须留得住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6-29 08:33:07 责编: 刘东伟

疫情触发人才流动, 企业逆势招才引凤

“近期,我们的高端人才招募进展顺利,多位高端人才加盟,3名外籍高端岗位储备到位,其中到岗1位,储备2位,主要来自德国和英国。”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一科技)总裁助理王淑旺近日告诉记者,疫情之后,他们的国际化人才招募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招到了以往渴求的高端技术与管理的国际化人才,他们将致力于服务企业的高端客户、为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提供技术和管理上的支持。

巨一科技是我省一家提供高端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营业务是汽车智能化装备制造,现有员工近2000人。王淑旺介绍,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业务下滑明显,二季度快速回升,但是半年度业绩与2019年持平。“我们对专业化的高端人才非常渴求,需要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及电驱动领域的各类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高潜人才。现在,2020年校招也在积极补录,争取招聘更多优秀的毕业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无独有偶,另一家安徽企业好波国际内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波内衣)也在疫情之后,延揽到钟意的专业技术人才——文胸打版师。

“我国内衣制造业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合肥本地一直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研发设计人员,我们之前是将打版这一工序交给工厂端。今年疫情过后,总部这边终于吸纳了一位专业人才,放在产品研发部门。”好波内衣的公司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

记者随后联系上了这位40岁的文胸打版师李海丽。她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十多年了,在深圳、广州、杭州都待过。这一行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是通过画图、作图,将文胸打成一个纸版,不断修改调整上身效果,最后制成样品交付工厂。”李海丽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合肥是因为疫情过后觉得家人团聚最重要,合肥离老家苏北近,方便回家照顾老人孩子,而且人文环境生活习惯两地都更相似。“来这里工作已近两个月了,吃住、待遇啥的都挺满意。”李海丽笑呵呵地说。

合肥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巨一、好波的案例虽说是个案,但从中也可以看到当下全球的疫情,容易触发人才资源的流动,而这正是企业招才引凤,抄底专业人才的一个好时机。准备充分的优秀企业要未雨绸缪、把握先机。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罗志年介绍,2020年全省预计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8万人,截至目前,全省新增高层次人才1万余人。“一季度以来,我厅进一步畅通我省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出台建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指导意见,先后组织了2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工作,累计为19名高层次专家评定了高级职称。”

精准供给优秀人才,政校合力搭好台

近日,合肥市“四进一促”暨民营企业进校园专场招聘会在合肥学院图书馆举行。来自全市各行各业43家民营企业参与现场招聘,提供了涉及管理、广告传媒、机械、营销、财务、工程、化工、教育、建材等领域的178个岗位,998个职位。合肥学院800多名毕业生经过面试、复试角逐,当日统计有200多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招聘会主办方之一,合肥工商联宣传处处长黄冬文介绍,事前为了准确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市工商联特意开发专用小程序,企业上线填报用工信息,需求人数达1210人。小程序还将增设毕业生线上投递功能,畅通大学毕业生线上求职就业渠道。

合肥学院学生处处长朱涛告诉记者,虽说因为疫情今年就业比往年困难,但是截至6月23日,该校就业率已达到78%,成绩不俗。“这得益于多方努力,精准对接人才两端的需求。我们启用了‘网上签约’平台,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选择使用;举办了5场2020届毕业生线上招聘会,还号召全校开展‘顺利毕业 积极就业’的百日冲刺系列活动。”他介绍,学校指导学生尽快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先就业、后择业,根据市场形势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同时针对很多学生不能返校,辅导员常常揣着学生简历,在一些现场招聘会上投递,帮助解决学生就业所需。

危中有新机,有些企业和行业把疫情作为发展的“催化剂”,激发出新的用工需求。

上海凯泉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泵、给水设备及泵用控制设备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泵业集团,是中国泵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合肥分公司是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李萍告诉记者,今年是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全集团招了100人。

为何有这么大的需求量?李萍解释:“由于疫情国外同类产品生产流通困难,因此作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集团业务订单猛增,像5月单月就超过8亿元,创历史记录。”据了解,该企业订单需排到一个月之后才能供货,市场供不应求,而公司也乘势而进,大量储备电机、电气自动化、工业工程相关毕业生及专业人才。

招得来还须留得住,做好公共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人才的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孙中锋认为,“招才引凤”只是第一步,人才是否留得住留得长久,还要看人才发展的环境是否稳定可期。这就需要一个地方既要有产业带动,又要做好公共服务。

“没有强势产业、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人才吸引和流动是空话;同时,要为人才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为其生活、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解决后顾之忧,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孙中锋对记者说。

他认为,当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用工荒”和“技工荒”现象,未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口的需求会更加凸显,“地区人口争夺战”会愈演愈烈。安徽必须提前布局,优先统筹劳动力资源的稳定供给问题,既要实现吸引劳动人口的“回流”,又要开发对周边省市人口的“拉力”,实现区域内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安徽频频打出引进人才“组合拳”,吸引外来人才助力地区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等政策举措,合肥也相继出台了人才政策“20条”、人才政策“8条”等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

孙中锋表示:“人才的集聚主要利用交通网络的‘虹吸效应’和产业带动,我省要建立合芜蚌产业发展走廊,结合商合杭高铁的开通,增强人口人才集聚的强度,围绕产业发展,在引进科技人才同时增加‘高技能人才’。”

纵观全省,发展并不均衡,合肥市发展环境相对较好,人才增长的趋势明显。孙中锋建议,合肥可继续发挥企业“总部效应”,高标准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对设立总部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重点关注归国留学人员,加大人员奖励力度。而对于皖北地区须更多吸引劳动力回流,皖南地区则重点抓好产业转型。

罗志年表示,为了吸引和集聚更多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来皖创新创业,我省出台了《省级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切实为留学回国人员来皖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今年拟考察评选2至3个省级创业园,吸纳200多名留学人员在园内创新创业,并带动一批产业项目落地见效。

(本报记者 冯珉)


    相关新闻
安徽今年计划招录700名选调生 7月8日正式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