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是稳步扩大有效投资、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技术改造项目为先导,加快技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全省技术改造投资总体呈现投资降幅逐渐收窄、制造业投资持续回升的向好态势。省经信厅提出,下一步,技术改造工作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重点,围绕“三改造、三提高、三降低”,即“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产品质量、企业效益、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用工、成本、能耗降低”,夯实企业补短板、补链条、加长板的基础,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传统产业加快升级。
技改有甜头,
复工复产加速度
在肥西县经开区,泰禾智能装备和工业自动化成套装备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正有序推进。泰禾光电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解决3000人以上人员就业,将大大提升公司在智能检测、智能仓储物流、智能装卸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进一步扩大产品制造产能,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加强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制造能力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在补链强链延链中做大做强。”省经信厅总工程师徐文章说。从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的总体情况看,注重技术改造、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很多还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专注研发生产高端卫生装备的黄山富田精工,26天完成设备图纸设计到全自动高速口罩专用生产线下线;中电科博微太赫兹凭借全球领先的太赫兹应用技术,7天时间就研发出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安检效率提高5倍;通过技术改造,嘉海、爱维迈德等8家企业获得了难得的医用防护服生产资质……
“从实际看,通过技术改造完成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建设的企业,在疫情期间复产速度更快,复产质量更高。”省经信厅投资与技术改造处处长沈忠林说。
据了解,2017年开始,我省高起点、大规模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每年推广工业机器人3000台以上,改造更新各类设备超过50万台套,持续不断地推动制造升级,大批制造企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省经信厅负责人表示,要抢抓技术变革机遇,引导企业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释放固链强链活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月18日至19日,全省促进技术改造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在亳州召开。会议提出,加快智能化改造,坚持“点线面”推进智能改造,实行“三步走”方法,第一步推广应用机器人,第二步建设数字化车间,第三步建设智能工厂,不断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扩大有效投入,
加强技改添动力
健全机制,实现项目服务过程“全覆盖”;突出重点,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强化支持,打出政策引导支持“组合拳”……亳州市经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市以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切实加强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谋划推进调度服务,技术改造投资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1月至5月,该市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2.1%,居全省第1位。
“加强技术改造是稳增长、扩投资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的关键举措,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省经信厅负责人说。
据测算,每投入1元技改财政专项资金,可引导社会投资77元,新增销售收入200元、利润20元、税收11元,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近几年来,我省每年技术改造投资约占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接近工业投资1/2,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技术改造投资成为全社会投资平稳增长的有力支撑。
目前,国内外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同时叠加疫情因素,直接影响了技术改造投资的稳定增长。1月至4月,全国制造业投资下降18.8%,全省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3.7%,比去年同期回落25.8个百分点;全国技改投资下降31.9%,安徽技改投资下降13%,比去年同期回落29.3个百分点。
“各地应落实落细‘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发挥技术改造对投资的引领撬动作用,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促升级的项目,引导更多社会资本、银行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投向制造业,确保全年技术改造投资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徐文章说。
省经信厅提出,下一步要在扩大技术改造有效投入上取得新突破。通过把脉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新趋势,梳理储备一批对投资强拉动、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建立完善10亿元以上技术改造动态项目库和项目台账,综合运用日常调度、专项调度、协同调度等方式,对重点项目开展跟踪服务,力争今年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并通过大规模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今年力争实现全省80%以上的规上企业完成技术改造。
立足大项目带动,
提升产业链水平
6月9日,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奥炉改造工程”二期电解项目生产的首批电解铜产品顺利下线。这项设计能力为年产14万吨阴极铜工程全部达标达产后,金冠铜业分公司阴极铜年产量将达到64万吨,成为全国最大单体矿铜冶炼工厂。铜陵有色集团总工程师周俊说:“这标志着铜陵有色一个新的铜冶炼产业升级基地建成,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向‘打造世界铜冶炼样板工厂’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加强技术改造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引导技改投资流向,可以支持企业提高存量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省经信厅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们以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为总目标,围绕形成高质量供给体系、打造现代化制造体系,将技术改造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相结合,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能级的同时,让新兴产业焕发活力。
徐文章表示,当前我省产业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旧突出。解决当前工业发展质量和速度面临的双重难题,只有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快运用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才能补齐企业创新短板,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充分发挥项目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力争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取得新突破。”沈忠林说。将联合各地完善投资导向计划项目库,滚动储备千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强的技术改造项目,促进储备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早日竣工、竣工项目早日达产,形成前期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达效一批的良性循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悉,省经信厅将进一步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用好内外资技术改造项目免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免税等各类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省内专项资金作用,发挥制造强省、“三重一创”以及支持鼓励民营经济、数字经济、集成电路、机器人、中国声谷等产业行业发展的政策合力,采取“揭榜挂帅”、设备购置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推动技改投资和项目建设进一步提质增效,从而使企业能够适应和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有效维护企业发展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
(本网记者 吴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