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你看这水管什么时候能接通,村民们还等着用水。”7月24日下午1点,颍上县半岗镇孔台村党总支书记孙方刚和几个村干部,冒雨蹲在庄台边的泥地里,焦急地看着工人抢修自来水管道。
自7月20日邱家湖开闸蓄洪以来,由于蓄洪区水位较高,孔台村孔台、双台两个庄台的自来水厂被洪水倒灌,村民饮水安全受到影响。村党总支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施工,重新铺设自来水管道,同时协调两台运水车,实行不间断供水,保障群众生活用水需求。
在向施工人员了解情况后,孙方刚马上拨通了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李凤平的电话,“老李,这边新水管要铺三四公里,工程最快也要一两天,你马上接着协调运水车,给村民送水,一定要保证他们正常用水。”
此时,李凤平正带着医疗队员在自己包保的双台庄台走访群众。从7月20日凌晨2点接到镇里蓄洪通知开始,全村所有党员干部已经坚持了4天4夜。“接到通知后,孙书记立刻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安排我们兵分四路到蓄洪区4个庄台帮助群众安全撤离。”李凤平说,当时在湖低洼地长期居住的有86户206人,大多是养殖、种植业户,大家接到消息,第一时间都是先想着抢救资产,不愿意离开。
“情况紧急,我们不确定开闸蓄洪的具体时间,抢险首先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物资是第二位,所以我们一直在耐心地帮群众分析险情,劝说他们先离开,并保证帮他们尽量转移物资。”李凤平说,在大家的努力下,从凌晨3点到5点,短短2个小时,将所有住在湖区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此时,更加艰苦的工作还等着他们。“村里种粮大户卞介堂存储在仓库里的14万斤小麦,还有其他群众的家禽,这些都是老百姓的心血,我们要尽力抢救,帮群众减少损失。”村党总支当机立断,带领村“两委”,成立了财产转移突击队,发动青壮年村民帮忙转运物资。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战了9个多小时,成功将14万斤小麦全部转运到安全地带。
开闸蓄洪后,孔台村党员干部又投入到保障庄台生活秩序的工作中。在双台庄台贫困户韩国辉家中,李凤平带着医疗队员给他和家人检查身体,仔细询问生活情况。今年,在村里养殖户的带动下,韩国辉发展蜗牛养殖,谁知一场洪水让一切回到了原点。尽管村干部帮助抢收出部分蜗牛,可新搭的养殖棚和大部分蜗牛都泡进水里,损失近30万元。
“村干部一天至少要来一趟,告诉我们最新的情况和政府的救助政策,支持我们灾后接着干。”韩国辉说,村干部的鼓励和支持,让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在孔台村,每一户村民的生活都牵动着村干部的心。“我们村离镇上较远,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住在庄台上的基本是老人和孩子。为了保障他们安全有序的生活,我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孙方刚告诉记者,开闸蓄洪后,该村建立“四个一”包保机制,每个庄台安排一个包保领导、一个临时党支部、一名医生、一名民警。群众有什么问题、困难,他们都会尽可能地帮助解决。“目前,村里上下齐心,庄台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群众对灾后重建充满信心。” 孙方刚说。(本报通讯员 杨静文 本报记者 安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