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种一片地容易,发展成一个产业却难;农活看起来简单,要干好、干下来却不易。”10月14日,铜陵市委党校第30期中青一班班长陈晖在田间地头经过两天的培训后深有感触地说,白天入户加劳动,晚上讨论加总结,自己的收获非常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
当天上午,经过铜陵市委党校第30期中青一班学员们的积极联系对接,一批科普工作者和党校的学员们一起走进东山村大岭小学,让孩子们接受短期记忆测试,了解“听话的小球”原理,窥探“窥视无穷”里的奥秘,观察“尖端放电”现象,动手体验“铿锵锣鼓”……在党校学员和科普工作者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体验、聆听讲解,兴致盎然。
把科技送到乡村、送到孩子们的身边,是铜陵市委党校学员培训“三同四访五送”课程的一部分。铜陵市委党校副校长刘联合介绍,为期一周的“三同四访五送”课程,通过让学员们走进乡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访农户、访贫困户、访老党员、访留守儿童和送理论、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温暖活动,让干部学员在政策、理论上“接天线”的同时更接地气,进一步锤炼学员的党性、增强宗旨意识。
在大岭村的田野里,稻穗饱满,金色连片,一派丰收的景象。“昨天下午学员们在田地里开展集体劳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年轻干部们的活力。”东山村党总支书记张卿说,学员们住在村里虽然才2天多时间,但走贫访困脚步不停,集体劳动的活动也已经“安排上了”,访贫苦、干农活,展现出扎实的工作作风。
“这两天我能够明显感受到学员们的认知在提升,思考更加积极。”中青一班辅导员许宫秀子说,中青班学员出生时间分布在1978年至1988年,其中很多学员基层经历不丰富,对农村工作认识不全面。要融入群众首先要靠近群众,“三同四访五送”把干部学员的教育培训引到了田间地头,对基层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群众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本报记者 林春生 本报通讯员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