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新春走基层】让文明成为最醇厚的年味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2-17 08:24:30 责编: 徐文娟

这个春节与往年不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在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但令人陶醉的年味丝毫未减。扑面而来的清新之风也融入浓浓年味之中:年夜饭也“光盘”、压岁钱不攀比、“云拜年”挺温馨……文明正成为新春佳节的别样风景。

早些年,就有人说“年味淡了”,一时间大家感慨万分。可是回头再看,我们便发现,不是“年味淡了”,而是“年味时尚了”:有的传统年俗逐渐淘汰,比如多数城市禁止或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而有的新年俗方兴未艾,比如微信红包、线上拜年等等。不论年俗如何变化,春节的内核都没有变。从小家团圆到大家团聚,从小我心愿到大国梦想,从家园故土到家国天下,春节牵动着悠悠乡愁,关系着人情冷暖,蕴藏着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绵延不断的精神密码。

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始终是传统节日绕不开的话题。不论传承或是创新,传统节日都要找到一个重要基点:文明。从文明的视角来看,传统年俗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其中既有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有陈规陋习的糟粕。只有传承精华、抛弃糟粕,春节才能与时俱进,年味才不会变味。实践证明,不放烟花爆竹,年味不会变淡;少吃大鱼大肉,年味也不会变淡;如果淡漠亲情、迷失初心,年味就会彻底变味。

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跃动着追求文明进步的韵律。在年味中注入更多文明因子,是我们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光荣使命。这个春节,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志愿者过年也忙个不停,有的一家人坐下来好好读书,有的“打工人”默默坚守岗位……这些场景,你或许已经习以为常,或许也是其中的一分子。美好生活不是等出来的,文明新风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我们共同创造出来的。(吴林红)

▲ 近日,肥西县花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计生协会、李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迎新春关爱留守老人志愿服务活动,10余名志愿者来到77岁的凌而荣老人家中。其子女响应春节不返乡号召,选择在外地过年,不能回家陪老人欢度春节。 本报记者 姚林 本报通讯员 马家贵 摄

“爱心助老”过新年

■ 本报记者 范孝东

2月8日上午,在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上城社区,几名小志愿者兴高采烈地来到社区几户老人家里,帮助他们扫尘迎新年。

春节来临前,以“新颜”迎接新年是家家户户的过年习俗。不过,在那些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家里,打扫卫生往往是一个难题。“幸好有志愿者帮忙,才让家里又重新整洁亮堂起来,我们老人的心情也更愉快。”唐凤荣老人高兴地说。唐凤荣今年76岁,老伴半身瘫痪、常年卧床,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中困难较多。

在唐凤荣老人家里,15岁的志愿者陈思颖和专业社工一起抹桌子、擦玻璃、清理厨房,每样活都干得细致又卖力。“过去不觉得家务活有啥难的,今天才觉得把家务活干好,特别有成就感。”陈思颖兴奋地说。大家在一起忙活,让唐凤荣家里增添了热闹和人气,浓浓的年味充满了家中的每个角落。

“这次我们招募了4名小志愿者,为社区的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庐阳区社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高丽说。她告诉记者,社区的困难老人是他们慰问帮扶的重点对象。只不过,这次活动与之前不同,招募的志愿者都是中小学生。“孩子到家里帮忙,老人更喜欢,也能锻炼孩子做家务的能力。”高丽说,小小志愿者招募通知一发布,就有不少孩子报名。

志愿者年龄虽小,但干活却很认真。无论是扫地,还是擦窗玻璃,他们总要干上好几遍,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一位志愿者还把妈妈也带来助阵,娘俩一起为老人整理房间。“现在正放寒假,让孩子参加志愿服务,可以丰富他的假期生活。”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让孩子到困难老人家里帮忙,能够让他对生活有更深的认识,增强他的公益心,以后会更加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

“村嫂理事”别样景

■ 本报通讯员 高思杰 本报记者 张岳

“她们都是热心肠,这两天还为我家包饺子、送春联,对村里的老人小孩嘘寒问暖,有了他们忙前忙后,村子里就有了人情味。”2月8日,颍上县西三十铺镇洪单村村民马俊德老人对记者说。春节前后,17名村嫂们可忙活了,登门入户宣传疫情防控,为困难老人包饺子、贴春联……洪单村处处洋溢着文明新风。

今年42岁的陈颖是洪单村村嫂理事会的一名村嫂。自从去年5月份加入村嫂理事会后,平时除了帮助周围群众“跑腿”办事外,还经常走村入户,帮助解决家长里短的小矛盾、田间地头的小纠纷、乡间邻里的小隔阂、生产生活的小问题。村嫂们来自群众服务群众,大伙都是乡里乡亲。经过适当培训,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在家中村里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倡导文明的典范。

洪单村曾是颍上县西三十铺镇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13%,干群关系紧张,琐事矛盾不断。“后来村里有了村嫂理事会,协助村组管理村级事务,鼓励妇女为大家服务,成了我们村一道靓丽的风景。”洪单村党总支书记韩玉洁说。

村嫂围绕政策法规宣传、村庄环境治理、移风易俗、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开展工作,用进家门、拉家常、帮家务的方式,从邻里之间家常小事入手,成为扎根在群众身边的政策法规“宣传员”、村居环境“监督员”、乡风文明“引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村居治理“信息员”、扶弱济困“服务员”。

“我们村嫂不是官,建设征程比奉献;古有从军花木兰,今看村嫂谱新篇……”快板《两姐妹话村嫂》唱出了村嫂们的心声,她们带头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移风易俗,以实际行动树立文明乡风。

“热心公益”传家风

■ 本报记者 贾学蕊

“参加一次无偿献血,慰问10户社区老人,每周夜巡三次至四次……”2月7日,家住合肥市九龙园小区的许江安向记者讲起了自己春节期间的行程安排。

与现在流行的网上拜年、微信发红包不同,许江安仍像往年一样,早早从银行换回一小叠崭新的百元钞票,并用红包仔细分装好。“这些红包是用于慰问社区老人的,我还要再买些牛奶添上,这都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许江安告诉记者,每年过年,他都要带上孩子一起,上门给社区五保户、困难老党员拜年,向他们送去新年的祝福。

许江安一家是合肥经开区回迁农民。他们的收入虽然不高,但是为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却从不吝啬。许江安从1999年以来共捐献全血11次、4200毫升,捐献单采血小板189次226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许江安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写有醒目宣传标语的红旗,在社区巡回宣传无偿献血、文明创建、生态环保。夜里十一二点,邻居们还时常能看到他在小区里义务巡逻的身影。谁家的车子乱停乱放、电动车拉“飞线”充电,他都会积极上前劝导。

“挽起袖子献一次血,就能拯救生命。”从无偿献血,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再到自愿捐献遗体器官角膜,许江安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还当上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妻子余国苹全力支持丈夫“帮助他人的事业”,多年来,她包下了家务活,还肩负起教养儿女、带小孙女的重担。有时候许江安和志愿者一起做公益,余国苹就带着女儿、儿媳一起给大家烧饭,做好“后勤保障”。他们的一双儿女也热心公益,女儿刚满18周岁就参加了无偿献血,以此作为自己的成人礼。

2020年,许江安的家庭被评为安徽省五好家庭。“我们希望每个家庭都能传承好家风,共建邻里情,共享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许江安说。

日前,颍上县慎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县红雨伞志愿者协会开展 “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就地过年务工者送去了年货、春联等物品,让在颍上的外乡人过一个特别而又温馨的春节。    本报通讯员 王林洪 摄

文明实践“年味浓”

■ 本报记者 聂扬飞

“现在天气冷,阿姨给你带了保温杯和电热毯,白天要记得多喝温开水,晚上可以打开电热毯暖暖被窝哦!”巢湖市石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市交通运输局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携手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携手抗疫送温暖”活动,给孩子们送上冬日里的一份温馨关怀。在留守儿童家中,志愿者们仔细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陪着孩子们做起了游戏。

“平时父母不在身边,今年因为疫情可能过年也不能回来。但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陪伴帮助,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石门村的一位留守儿童深有感触地说。为了让广大群众能够开开心心过大年,巢湖市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传递真挚关怀、传承传统美德、传递时代新风。

黄麓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专门开展了“送福送春联 移风易俗齐参与”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倡导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节俭的节日。“瑞雪迎春到 金牛贺岁来”“张灯结彩辞旧岁 欢天喜地闹新春”……黄麓镇书画协会的志愿者们挥毫泼墨,把一副副红彤彤的春联送到居民手上,为新春增添了一份喜庆祥和。大家纷纷表示谢意。

确保晚年幸福,健康最重要。官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佰家伴社会服务中心,把免费健康体检送到了辖区老年居民的家门口。志愿者手脚麻利地测量血压、血糖,对指标偏高的老人提供健康饮食、合理用药的建议,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散发健康宣传手册,进一步提高了社区老人的健康和防范意识,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场场惠民的活动,一颗颗火热的爱心,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融入巢湖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温情。

“小小餐桌”倡节俭

■ 本报记者 朱胜利

2月8日中午11点钟左右,记者走进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大夫第社区老年助餐点时,年逾八十的潘世英、沈巧莲等老人,正手捧热乎乎的饭盒准备就餐。

红烧鸡、莴笋、小炒芹菜、蔬菜汤,助餐点提供的午餐,荤素搭配,丰盛而适量。“一粒粮食一滴汗,要吃饱,但绝不能浪费。”潘世英告诉记者,每次打饭菜时,她都主动让工作人员把分量减少点,不够吃时再加,避免吃不完造成食物浪费。

“我亲身经历过饥饿,所以更懂得粮食的珍贵。”潘世英至今难忘的是,她曾因为食不果腹,到地里捡农民落掉的黄豆吃。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虽然不饿肚子了,但“领到定量供应的粮食,也是精打细算着吃,舍不得浪费一点点”。如今,这种节约习惯已经成为她家的一种饮食传统,她的子女、孙辈、乃至重孙辈,都养成不浪费食物的习惯。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食物非常充足了,更要反对浪费。”沈巧莲一脸严肃地说。她不仅自己珍惜一粥一饭,还见不得别人倒掉饭菜。有次,她撞见孩子倒掉剩下的米饭,忍不住上前训导,教育孩子要多想想农民的辛劳,多想想贫困群众。从此,她家人都不敢随意倒掉剩下的饭菜了。在沈巧莲家,“煮饭做菜精打细算”,剩饭剩菜能存放的,都尽量留着下顿吃,外孙女用小碗盛饭,防止盛多了吃不完。

助餐点里给老人盛饭菜的李士江告诉记者,就餐的老人们都会按自己的食量盛饭菜,常常提醒她不要盛多了。偶尔吃不完,也会带回家去热热再吃。所以,助餐点里连泔水桶都不用摆放。“老人们反对餐饮浪费,崇尚勤俭节约的精神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节俭惜福的美德要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负责助餐点运营的恒信社会服务中心社工丁毅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年轻人,要增强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意识,积极学习老人们的“节约经”,坚决向餐饮浪费说“不”。

    相关新闻
“5G式过年”年味不减—— “就地过年”系列谈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