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一种两收”降本增效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3-23 07:56:59 责编: 徐文娟

俗话说,“秧好一半苗”,惊蛰过后,我省再生稻育秧陆续开始。

3月19日,记者来到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三义村,种植大户杨明荣领着记者来到他家的连栋温室大棚。圆拱形的棚内,地上整齐摆放着许多装满泥土的长方形盘子,如同一板又一板的巧克力。黑褐色的泥土上,一棵棵幼嫩青翠的秧苗已有2寸多高。弯下腰凑近看,秧苗上挂着许多晶莹的小水珠,充满生机。

“再生稻种一季收两茬,今年我家一共种了1500亩,比去年多了500亩。为了给第二茬留下足够的生长时间,今年还提前了20天进棚育秧。”杨明荣介绍,目前秧苗长势很好,预计4月初就可以栽秧。

再生稻好在哪?芜湖市湾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崔海龙介绍,再生稻种植模式高产高效,能解决种植一季杂交稻后的田块撂荒问题,增加了复种指数,在抗灾稳定粮食生产中可发挥积极作用。“去年洪涝灾害频繁,受影响最大的作物之一就是水稻。再生稻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多产出一季稻谷,能增加耕地单位粮食产量,优化耕作制度。”崔海龙说。

“种植再生稻对我们种植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既省工降成本,又降低种植风险,还健康环保。”杨明荣告诉记者,二茬水稻少了播种等环节,平均每亩能省下80元至100元人工成本,且二茬在生长期间光热充足,肥料用量少,基本不打农药,在降成本的同时,又实现了绿色种植。

崔海龙介绍,2019年起湾沚区持续完善技术规程,推进再生稻模式推广应用。为有效利用资源,全区推广能力强、生育期适中的优质再生稻品种,推进生产机械化、标准化大棚育秧等技术,推广两年制轮作生产模式。

育秧是再生稻种植的关键。记者来到红杨镇兴塘村种植大户杨奇波的连栋温室大棚,大棚外的地面上修建了许多“火车轨道”,一直延伸到棚内。宽广的棚内,弥漫着雾气,温度比棚外高些,空中悬挂着一根根喷洒器。“我家有两座连栋大棚,现在所在的这座棚5000平方米,棚内温度大概17摄氏度,湿度96%左右,是育秧的适宜温度和湿度。”杨奇波介绍,利用地上这些“轨道”,能够实现自动运秧,喷洒器也能通过电脑或手机直接操作,实现智能化监控。

“去年下半年,区委、区政府安排资金330万元建造连栋智能化温湿监控大棚,提升再生稻早春育秧能力。”崔海龙介绍,连栋大棚占地广、土地利用率高,棚内升温快、保温性能好、温度分布均匀,地温差距小,棚内还可以进行小型机械化作业和智能化统一管理。目前,湾沚区建造了11座这样的钢架连栋智能化温湿监控大棚,并开展集中育秧和代育秧服务。

合适的品种是再生稻种植另一个重要保障。“如果成熟期不一致,成品米就会出现碎粒多的问题,而且二茬稻的口感也很重要,好看又好吃才好卖。”杨明荣告诉记者,再生能力强、生育期适中、米质优和香型、口味好是选择再生稻品种的基本要求。目前湾沚区一方面大力推广得到广大种植户认可的品种,另一方面不断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为之后更优质的再生稻品种更新做准备。

“今年,湾沚区计划推广2.2万亩再生稻,力争头季产量600公斤/亩,再生季260公斤/亩。”崔海龙介绍,下一步将在优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与粮食加工企业对接,实行订单生产,并争取创建区域品牌,实现产业链延伸。(本报记者 史力 本报见习记者 朱卓)

·链接·

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省工节本、栽培技术简单易行和绿色米质好、食味佳等诸多优点。今年我省重点部署建立示范样板引领发展,引导有种植经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标准化再生稻高质量示范基地。抓好关键技术提高质量,筛选适宜品种,实行单一品种规模种植,开展耕、育、播、插、防、收、烘等社会化服务,补齐短板,确保关键技术环节落实到位,实现再生稻全程机械化及全环节高质量发展。强化水稻全产业链开发,在提高再生稻米质量和商品一致性上下功夫,打造区域特色的再生稻米国家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塑造我省优质再生稻米品牌。

    相关新闻
安徽:以“书”为支点 撬动公共文化服务新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