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科技创新激活“第一动力”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5-26 08:18:00 责编: 徐文娟


4月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多光子纠缠研究室,科研人员对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进行调试升级实验。

▼ 位于蚌埠的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自动化背光模组生产线上一片繁忙。

高速运转中的芜湖港。

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跃升,科技创新的力量功不可没。

为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国区域创新协调发展,2013年科技部在全国启动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当年11月,安徽省获批成为全国第二个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的省份。经过7年多的努力,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2020年,我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818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4件,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8位,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创新平台体系“立柱架梁”

2014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1+6”配套政策,全面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7年来,全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化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实现了从“夯基垒台”向“立柱架梁”的转变。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正式开通试运行,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稳步推进。大科学装置形成了“3+4+4”建设格局,即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3个装置,正在推进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4个装置,谋划建设合肥先进光源等4个装置。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类国家级研发平台210家,“一室一中心”28家,省重点实验室17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4家,院士工作站62家。安徽,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省份。

随着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以创新型省份为引领,以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创新型乡镇为支撑,皖江、皖北、皖南、大别山区竞相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圈五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重大科技成果“多点开花”

中科大潘建伟团队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在法国该组织总部安装启动,合肥“科学岛”自主研制的ITER计划校正场首批线圈暨法国WEST装置偏滤器关键部件成功交付……创新发展的安徽正在一个又一个科研领域实现着从“跟跑并跑”转向“并跑领跑”的跨越。

2014年至2019年,我省累计有68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123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奖,合肥居中国入选“全球AI最具创新力城市”第4位。“九章”量子计算机和“嫦娥钢”“质子刀”“量子显微镜”“墨子号”实验卫星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相继问世。特别是在量子科技领域,多个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方向,实现了重大科技成果“多点开花”,“九章”量子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单自旋量子精密测量谱仪等量子测控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基于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的量子计算“双创”平台于2020年12月25日成功上线,国内首个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实现产业化落地,呈现出“起步即提速,开局就争先”的蓬勃发展态势。此外,我省还瞄准“卡脖子”技术,在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

新兴产业集群“异军突起”

随着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深入推进,科技高质量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已达8559家,较2013年净增6541家,居全国第10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3.8%,较2013年提高8.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比2013年增长1.64倍、1.56倍。全省建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家、农业科技园区45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13家、众创空间220家。

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芯屏器合”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安徽的崭新名片:“芯”——长鑫公司自主研发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实现量产;“屏”——合肥京东方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第10.5代线正式量产,蚌埠玻璃院自主研发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成功国产;“器”——应流集团研制的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打破国外垄断,六轴机器人产量居世界首位;“合”——科大讯飞研制出世界唯一让机器达到真人说话水平的语音合成系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徽省在“江淮”“奇瑞”基础上,新集聚了大众(安徽)、蔚来汽车、比亚迪等领军车企,初步构建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未来几年将培育和形成5000亿元级以上产业集群。(本报记者 汪永安


【红色记忆】中国科大:迁校入皖 同频共振

■ 本报记者 陈婉婉

版次:062021年05月26日

享有“千生一院士”美誉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0年从北京南迁至合肥办学。在皖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大坚持育人为本,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书写了一个个“科教报国”的动人篇章。她在合肥的创新创业史,就是一部“科教报国”的爱国史、与安徽合肥“同频共振”的奋斗史。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是中国科大南迁合肥后凝练而成的校训。该校培养的14万余名毕业生中,有84人当选两院院士,是同期毕业生中当选院士人数最多的高校,其中46位在合肥办学期间培养,而潘建伟、邓中翰等院士均是当年新晋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科大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中就会产生1名两院院士,这一比例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从而赢得“千生一院士”的美誉。

50多年来,中国科大先后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等,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首批“211”“985”“双一流”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大有28个学科参评,最后获评7个A+学科、15个A类学科,是全国唯一“数理化天地生”6个理学基础学科全部获评A及以上的学校。在学科国际排名方面,14个学科进入国际前1%,其中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国际前1‰。

从诞生之日起,“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就是中国科大的光荣使命。南迁合肥后,“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办校初心历久而弥坚,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热核聚变、单分子科学、人工智能、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2000年以来,中国科大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5项。研究成果先后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9次、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9次,入选次数均居全国高校首位。

创新成果的“井喷”,离不开“国之重器”的支撑。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让中国科大“底气”十足。50多年来,中国科大建设了全国首个依托高校的大科学装置、首批国家研究中心、首批“率先行动”机构、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并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正在谋划建设合肥先进光源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在去年的全球主要科研机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国科大首次跃居中国高校第1位,在全球高校中居第4位。去年9月,《自然》杂志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20强,在全国排名第6位。“非一线城市,有着一流的科研。”《自然》曾如此评价合肥。从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到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合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中国科大都以自己独特的创新优势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今日新貌】合芜蚌: 创新发展领头雁

■ 本报记者 汪永安


北京有个中关村,安徽有个“合芜蚌”。自从2008年10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决策以来,合芜蚌便成为引领安徽自主创新、加速崛起的重要引擎。

200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科技部牵头的部际协调小组推进合芜蚌试验区工作,合芜蚌试验区进入国家推进层面。2011年7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合芜蚌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在激励机制上先行先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201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点的总体方案》,确立我省依托合肥、芜湖、蚌埠开展先行先试,合芜蚌成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2016年6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合肥、芜湖和蚌埠国家高新区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20年,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5.2%和13.8%,分别占全省的48%和48.4%;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50.56亿元,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62.29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4.8%和49.7%;全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1167件,截至2020年底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5720件;合肥、芜湖、蚌埠高新区在最新的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分别居第10位、40位和51位。示范区贡献了全省四成以上GDP和财政收入、五成以上的科技成果以及六成以上的进出口,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致力于打造原始创新“强磁场”,合芜蚌示范区涌现出一批新成果、新技术、新突破。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自主研发投产的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在全国率先面世;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正式发布;一款高性能77GHz毫米波芯片及模组,刷新了当前全球毫米波封装天线最远探测距离的新纪录;0.12mm世界最薄玻璃、全国首块自主研制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下线;“嫦娥钢”保障“天问一号”在火星安全着陆;为北斗导航系统提供3000多套部件产品;为高分七号卫星提供高性能阻尼器等关键部件……示范区关键领域的创新正在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迈进!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发展领跑一路。去年以来,在全球疫情蔓延、供应链受阻困境下,合肥京东方却跑出了不俗的成绩——3条高世代线满产满销,液晶屏行销全球,为世界“显示”美好生活。近年来,合芜蚌示范区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医疗大健康、工业互联网、装备制造等高端前沿行业,以“新基建”支撑新动能,在做好原始创新的同时,示范区引领高校和科研机构“沿途下蛋”,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明显提升,诞生了一批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皖仪科技、科大国盾、科威尔电源、会通新材料、通源环境、大地熊新材料、江航装备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记者手记】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安徽的创新之路不仅走得快,而且走出了自己的节拍。

当今的安徽,拿得出手的名片不只是美轮美奂的徽风皖韵、英雄辈出的历史文化、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更有站在时代科技前沿的国家实验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春季,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样一份成绩单:经过7年的努力,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主要创新指标实现了从“单项争先”向“全面提升”的转变。

安徽创新的“干货”更多了,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机和“质子刀”“量子显微镜”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安徽创新的“里子”更厚实了,“芯屏器合”成为产业新地标,长鑫存储、京东方、科大讯飞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产业链创新链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超过40%。安徽创新的“引擎”更强劲了,经济总量向着全国第一方阵迈进。

科技创新是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奋进新征程,安徽仍然要靠创新育先机,靠创新开新局,瞄准“四个面向”战略方向,持续下好创新“先手棋”,着力打造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在新赛道上跑出现代化美好安徽创新发展的“加速度”。(陈婉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