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战天斗地送“瘟神” 鱼米之乡换新颜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6-21 07:58:39 责编: 武静
池州市山多水丰,自然环境幽美,该市因地制宜规划城市建设,营造出山水都市的发展格局。 (本网资料图片)

“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候站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6月16日上午,在东至县血吸虫病防治专科医院门口,曾获“全国血防卫士”称号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者牛长生,向记者介绍日常血防工作。

血吸虫病俗称“膨胀病”“大肚子病”,曾是严重危害池州的地方病,其中我省贵池(现贵池区)、东流、至德(现和东流合并为东至县)等县危害程度尤烈。1955年11月,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1957年4月20日,周恩来总理签发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指出:“安徽省贵池县棠溪乡碾子下村,百余年前有120户,现在只有曹雨金一户4口人,其中有3人仍患血吸虫病”。1955年3月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确定宣城、歙县、贵池为血防重点县。自此,池州坚决打响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各县于1956年先后成立血吸虫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建立血吸虫病防治站,查螺、灭螺,兴建水利综合治理工程,查治血吸虫病。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使无数家庭家破人亡的“瘟神”,在人民群众燃起纸船明烛中灰飞烟灭。

1958年7月,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发表,大大鼓舞了疫区人民的斗志,形成第一个血防高潮。至德县建东乡发动群众31563人次,采用“两包”(包查、包治)“四定”(定时、定工、定质、定量)“一收”(验收)的办法,开展灭螺运动,同时狠抓粪水管理和水改旱灭螺试验,利用土法基本做到洗用水分开,杜绝了成批急性感染。建东乡的试点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各地,被评为全国血防先进乡。

血防工作的第二个高潮期间,东至县委集中力量打歼灭战。1964年,该县推广花草绿肥代替湖草,到1965年基本控制了成批急性感染,同时推广五氯酚钠灭螺,压缩灭螺战线。据统计,该县灭螺面积每年4万平方米至7万平方米,查病1.5万人至1.8万人,治疗四五千人。

打赢血防战斗,既是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东至县坚持灭螺与水利兴修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结合的方法推进血防工作。经过三年奋战,该县发动100多万人次上阵灭螺,反复灭螺1.18亿平方米,消灭钉螺面积5626万平方米。

消灭血吸虫病要在消灭钉螺、治疗病患、管理粪便等多环节齐动手,党中央更是强调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要把疫情防控和生产活动相结合。而血防工作与水利建设结合,既能改造河山、发展生产,又能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

1974年,东至县委提出”全县人民总动员,大干苦干两三年,坚决治理七里湖,送走瘟神献粮棉”的战斗口号,带领全县人民开启了该县血防史上前所未有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千军万马送瘟神”的防洪灭螺新征程。

该工程历时三年,投工2000多万个,投资1273万元,劈岗开河27.4公里,围垦荒湖5万亩,消灭钉螺2850万平方米,占原有钉螺面积的89.1%。1992年底,全国第四次血防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七里湖乡“田成方、渠成网、路成线、树成行”的现代田园化格局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称赞。

东流镇龙王湖村党总支书记朱学柏感慨道:“上世纪70年代前,我们村这儿就是一片湖,是血吸虫病泛滥的重灾区,围湖造田后既确保了汛期安全,又控制了有螺面积,为我们稳产增产创造了条件。”

龙王湖村位于七里湖区尧渡河畔,该村有耕地8400亩,沿尧渡河道有4000余亩,目前水稻年产量达每亩1500斤,过去疫情严重的“罗汉村”已经变为“幸福村”。54岁的朱学柏自幼生长在尧渡河畔,对于七里湖改造记忆深刻:“现在河道是又宽又直,年年都能蓄满水,这可都是当年的村民齐心协力用担子挑出来的。”

进入21世纪,东至县加强传染源控制力度,各部门联动推进血防升类达标工作。农业部门在疫区推广以机代牛,添置农具5106台,检查耕牛15354头次,治疗耕牛13196头次,实施水改旱1.18万亩;林业部门兴建血防林1.5万亩;水利部门对尧渡河等水利血防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安全饮水工程惠及12.33万人。

昔日血吸虫病猖獗的七里湖现已成为“鱼米之乡”,升金湖已成为著名湿地保护区。据统计,近年来,东至县年血吸虫病感染率已控制在1%-2%。

■ 本网记者 徐建 见习记者 阮孟玥

    相关新闻
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