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为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合肥部分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小区管护,落实落细“七分管”,持续提升生活品质——
让老旧小区“新容”常在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11-25 07:43:15 责编: 徐文娟
近日,合肥市蜀山区七里塘社区红旗厂小区培红志愿服务队开展每月一次的小区环境“大扫除”。    本报记者 殷骁 摄

物业联盟聚合力

外出前,楼下的充电桩恰好为电动自行车充满了电,居住在合肥包河区包公街道航运南村社区风和园小区的王强感到格外方便、放心。风和园小区于2019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原有物业公司继续留守,并应居民要求开展智慧小区建设。“去年,联盟提出建设电动自行车棚和充电桩,大部分居民都支持。”王强说。

王强口中的“联盟”是航运南村社区“红色物业联盟”。航运南村社区党委书记余磊介绍,该社区有19个小区,其中老旧小区就有11个,60岁以上老人约占辖区总人数的13%。老旧小区在陆续完成改造后如何管护,成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重要课题。为此,航运南村社区党委创新打造“红色物业联盟”。余磊表示,老旧小区空间小,物管力量薄弱且分散,仅靠物业公司单打独斗必然发挥不了效应,成立“红色物业联盟”是调动各方力量、特别是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的一个方式。

“我们熟悉小区、熟悉居民,可以起到桥梁纽带作用,配合物业工作。”航运南村社区“红色物业联盟”党支部书记王惠芳说。该联盟现有7名成员均为退休党员,年龄最大的已73岁。自风和园小区建成以来,联盟成员始终居住在这里,小区边边角角、大事小事几乎“门儿清”,居民有诉求,他们及时反映,协商处理。

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前期,部分居民担心,如果充电桩离楼栋太近,电动车进出会制造响动,充满电不及时断电也有安全隐患。为此,“红色物业联盟”的党员居民多次与大家沟通,并在党员活动室、联盟办公室门前先行建桩,打消了大家的顾虑。11月初,风和园小区修剪了部分樟树,不料少数居民反对。王惠芳和几位退休党员又忙开了,微信群里解释修剪缘由,见了面则通过聊家常劝说,最终得到大家支持。“居民想法各不同,我们去解释,他们未必接受;老党员们有威信、有耐心,劝说效果事半功倍。”风和园小区物业负责人说。

居民自治激活力

14台崭新的电梯矗立在居民楼外侧,只待安全验收即可运行;新辟出的停车位里,车辆整齐划一地停放……这是记者11月15日在合肥蜀山区荷叶地街道浅水湾社区明珠创世纪花园小区看到的场景。“小区改造了,自治小组管得也好,有些搬出去的居民还搬回来住了。”小区居民卫国欣慰地说。

明珠创世纪花园建于2002年,曾一度为乱搭乱建、车辆乱停放、出入口无门禁、私自占地种菜养鸡等乱象困扰。2019年小区改造期间,物业公司撤出,几位热心居民自告奋勇担任小区改造义务监督员,并在改造完成后组建居民自治小组,探索无物业管理小区自治模式。

“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热情高涨,我们就引导大家成立自治小组。7名组员经全体居民票选选出,并确定了小组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办法、人员分工等细则。”浅水湾社区党委书记王明星说。自治“元年”,自治小组向每户收取2角/平方米的物业管理费,用于小区日常维护。虽然挨家挨户做工作,但仍有3户没交。“不是交不起,只是原物业只收钱不干事,我们怕了。现在变成自治,就能比原来好吗?”一名居民说出了疑虑。

“要让大家看到变化、看到希望。”居民自治小组组长林环说。在自治小组争取下,单元门重新上漆,居民楼外墙重新粉刷,广场新划了停车位,聘请了门卫、保洁。日常管理更精细,居民权益受维护,自治小组的工作得到居民认可。次年,物业管理费调整到5角/平方米,所有业主都及时缴纳,那3户居民还补交了上一年拖欠费用。

居民认可支持,让自治工作更得力。今年3月14日,该小区12个单元同时启动加装电梯工程,成为目前我省一次性加装电梯覆盖率、加装率最高的小区。自去年起,在居民建议下,该小区出租30多个共享停车位,供附近商务楼宇职员使用。“今后还要针对青少年、年轻人和老年人组织开展活动,提升小区软环境。”林环告诉记者。

志愿服务添助力

11月15日下午,记者刚走进合肥蜀山区西园街道七里塘社区红旗厂小区,就被一队“红马甲”吸引。在小区一个院子里,十几名居民志愿者正在打扫卫生、清理杂物。“这里要翻新,今天提前收拾一下,做好准备。”小区培红志愿服务队队长、71岁的丛培红告诉记者。

红旗厂小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40余年,基础设施老化,居民年龄偏大。让小区环境更好一些,让居民生活更方便些,成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居民的共同愿望。10多年前,有感于小区状况和居民生活需求,退休前就是焊工的丛培红与3位有一技之长的老党员成立便民服务队,上门免费或低偿为居民服务。

“我们小区比较特殊,开展志愿服务维护管理,效果比普通物业管理还要好。”培红志愿服务队队员储成龙介绍,红旗厂小区原是红旗木材厂生活区,居民都是老同事,党员、热心人也很多,大家对小区里里外外都非常熟悉,加之几十年来朝夕相处、彼此照应,感情很深,具备了以志愿服务管理小区的良好群众基础。

目前,培红志愿服务队已有86人,大家自发组建巡逻队,每天安排2名队员巡查小区消防、治安情况。一次,巡逻队员发现小区南边一个小门常年开放,常有外人随意进出,带来较大安全隐患。次日,经全体居民同意,志愿者用铁皮封住了小门并清理了周边环境。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之时,正在上海探亲的志愿服务队员程克政立即返程,回到小区值守。居民志愿者、小区党员、群众也在志愿服务队动员下,积极参加小区各项防疫工作。小区封闭管理时,志愿服务队还义务为高龄老人送去生活物资。

去年,七里塘社区结合文明实践工作,引导培红志愿服务队正式注册;今年9月,培红志愿服务队获得蜀山区首批星级志愿服务队。“发动居民开展志愿服务,既能互帮互助,也能起到团结凝聚带动作用,让小区越变越好。即使将来搬迁他处,有了成熟物业管理,相信大家还会把志愿精神、邻里守望传承发扬下去。”七里塘社区党委副书记方孝飞告诉记者。

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园

老旧小区改造不能局限于改造本身,改造完成后的管理和维护,是影响小区改造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老旧小区规模小、收费难等原因,物业公司往往“招不来,难留住”,改造成果容易反弹。通过老旧小区改造,硬件得到修复提升,软环境如何跟上,考验基层治理能力。

作为老旧小区改造最直接的受益者,小区居民应当成为小区管理的参与者。化解老旧小区管护难题,需要充分激发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党建引领,街道、社区、辖区共建单位等方面积极行动,发动党员、热心居民率先“动起来”,以网格化管理、开展睦邻活动等为抓手,汇聚更多资源,动员更多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现实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否引进专业物业管理企业,很多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的居民,都以配合物业工作、自治管理以及推动志愿服务等方式投身小区日常管理,保证了小区改造成果持续得到巩固。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承载着居民的美好生活愿望,期待有关部门能够不断创新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好看”又“好住”,让小区居民住得“宽心”又“舒心”。

(记者 殷骁)

    相关新闻
【榜样】扎根沃土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