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现“真金白银”
助力企业发展
“你去兑现了吗?到账了吧?”最近,这句话成为芜湖各企业负责人见面时的问候语。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平板显示器基础材料、元器件生产装配的企业。在芜湖市开展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试点工作以后,芜湖市经开区相关部门主动上门,告诉他们符合申报科技企业研发平台补助的政策。提交申请后,很快,一笔2000万元的补助资金就打到了公司的账户上。公司总裁郑建军告诉记者:“这些资金充实了我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对企业的装备升级、智能化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我们企业已确定获得的政府资金奖补约659万元,主要为技改设备奖补、科技创新类奖补、荣誉类奖补、税收类奖补及专项资金、人才奖补。”安徽尚纬电缆有限公司行政中心主任叶雅静告诉记者,公司获得的政府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公司的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训等方面。通过政府补助资金的下达,公司技改、科技研发等项目实施进度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在应对目前电线电缆行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回款难问题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谈到试点工作带来的变化时,安徽劲旋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主管胡慧君也深有感触:“以前是企业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企业。而且政策兑现程序简化了很多,以前,政策兑现需要找领导签字,然后上会讨论等,现在直接简化为依据文件规定和协议约定的内容,即申即享,大大缩短了时间。”她举例说,如市重点研发平台的资金兑现,在资金到达财政账户后,财政部门当天就会通知企业开票,第二天资金就能到企业账上。
5月底,芜湖市以“打造安徽样板”为目标,在无为市、湾沚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着手启动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试点工作。截至目前,试点区域共梳理存量公共政策兑现问题287个,其中已兑现84个,兑现金额1.84亿元;即将兑现157个,涉及金额3.42亿元。同时,加快推动2021年度当期公共政策兑现,已兑现金额10.82亿元,惠及企业或个人1721个。
梳理“问题清单”
制定“责任清单”
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制定一本政策“明白账”。
省委依法治省办和芜湖市委、市政府分别印发试点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坚持“顶格谋划、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省司法厅和芜湖主要负责同志共同领衔,“一把手”亲自抓。从组织架构搭建、日常工作实施、重点项目推进、督查考核问效等方面,把依法兑现公共政策想透说清,形成实干工作机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
经过梳理,试点地区确定了兑现工作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相关政策;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根据国家“六稳”“六保”以及促进复工复产等部署要求,依职权制定的各类财政资金奖补政策;政府与市场主体依法签订的政府投资、政府采购、特许经营、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以及“招拍挂”等各类行政协议。在对所有问题系统归集,逐条进行法律关系分析后,分别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各主体权利义务、兑现措施及办结时限。
芜湖市委政法委书记、依法治市办主任何友旺说,为更好地保障试点工作开展,该市抽调职能部门骨干、公职律师、政府法律顾问,组建工作专班,通过政府购买专项法律服务方式,与高校法学院、知名律师事务所开展合作,组建专业化公共政策兑现法律“智库”,为开展试点各项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同时,通过分类推进,推动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对具备兑现条件的,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兑现;对法律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但暂不具备兑现条件的,制定兑现方案确定兑现时限;对权利义务关系有争议的,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方式予以实现;对于已进入诉讼程序的,责任单位应依法应诉,并严格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
搭建兑现平台
创新兑现机制
记者在无为市政务服务中心采访时看到,该中心专门开设了政策兑现实体平台,新设政策咨询、兑现受理、内部流转、缓兑备案、纠纷引导5个功能区,整合涉企部门,由派驻人员、部门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按项目需要组合,实行“扁平化”工作模式,推动政策兑现服务从分部门、分区域、分散式服务,向跨部门、跨区域、综合化“一窗式”转变。
完善的线下兑付流程,让政策兑现效率进一步提升。湾沚区在开发园区设立一级财政,实现财权和事权相统一,减少各类产业扶持资金审批环节,兑现审批时限由原来的一个多月缩短至7个工作日。
在线下兑付不断推进的同时,芜湖市还深度应用信息技术,推出线上兑现平台。9月23日,芜湖市惠企政策网上超市上线发布,推动政策资金“一键直达”,像网络购物一样方便。网上超市包括政策直达、政策沙盘等模块,其中,政策直达模块已上线市本级和试点地区惠民惠企公共政策148项,并打造了“即申即享”“免申即享”“限时即享”等兑现新模式。
“所谓‘免申即享’,即通过大数据实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奖补。”芜湖市数据资源局总工程师杨俊告诉记者,目前,“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模式已实现在线申报“零材料”、政策审批“零人工”、奖补资金“秒到账”。
为加强政策兑现监管,芜湖市升级了全省首个“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信息系统”,以合同协商为始、履行完毕后合同评估为终,建立事前合法性审查、统一备案,事中双向监管、分级管理,事后合同评估、总结提升的合同“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
“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执行兑现体现着政府的治理效能。依法主动及时全面兑现公共政策是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本要求。”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姜明表示,“在试点中,我们立足于法治、着眼于解决、致力于长效,实现公共政策兑现问题‘受理、办理、反馈、监督’闭环运行。下一步,将全面总结芜湖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研究制定相关制度,为在全省推开做好充分准备。”
(记者 李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