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温暖都会被收藏
洞见时代年度表情,感受社会发展脉搏——时光总是呼啸而过,总有些记忆会温暖心间,总有些故事会化成诗篇,总有些榜样会常驻心田。
站在新一年的门槛上,我们温暖回望,那一张张坚强温暖的笑脸,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瞬间,都印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承载着深刻的情感认同。他们或在默默中奉献,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虽然每个人经历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却都以凡人之力,共同书写下了一首首江淮儿女的年度精神史诗。
每一份温暖都会被收藏,每一次壮举都会被歌颂。“七一勋章”获得者用血肉之躯、奋斗姿态、为民情怀和实际行动,作出了载入史册和让世人赞叹的光辉业绩,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全国道德模范是引领思想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标注了时代的精神高度,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只要心底有光,就可以照亮自己,更能温暖他人和世界。“人皆可以为尧舜”,伟大熔铸于平凡,平凡铸就非凡,伟大和平凡往往不分彼此。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一点一滴,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呈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花繁果硕,让美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榜样的力量引领时代前行。
时代会变,感动却永远不会变,我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不会变,对美好的渴望更不会变。崭新的未来图景正在徐徐铺展,我们每一个人应当以榜样为精神标杆,感受到时代的召唤,触摸到道德的温度。无论是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还是在充满烟火气息的寻常生活中,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点滴的力量汇聚成道德实践的磅礴之力。(张岳)
近日,在合肥市瑶海区龙岗开发区华都社区,宣讲员李永春在为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通讯员 金红梅 摄
近日,寿县堰口镇党员干部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特约摄影 陈彬 摄
“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韩东成:“科技为创业插上翅膀”
在虚拟屏幕上操作电梯,演讲提词器浮在空中……这样的硬核“黑科技”让生活超出想象。“科技为创业插上翅膀,我们充分感受到全省科技创新和青年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对技术应用前景也很有信心。”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成说。
自创业以来,韩东成和团队围绕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积极攻关并研发相关产品。用户在虚拟键盘上即可完成楼层选择、挂号就诊等一系列操作。去年以来,非接触式产品在省内多家医院及时投入使用,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保证了医患健康。“非接触式电梯交互终端”“非接触式医疗自助机”等产品已陆续进入北京、辽宁、福建、重庆等地,安装布局已由医院、机关办公楼扩展至机场、酒店、城市综合体等公共区域。
刚开始,产品理念新颖、缺乏市场认可度,创新型企业产品走向市场往往难度较大。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成长的烦恼”。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及省团委等部门大力扶持公司青年创业团队,为其可持续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今年,“安徽省新一代光学成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获省发改委批复,将为公司布局下一代技术研究奠定基础。4月,韩东成以“空中交互式成像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第一完成人身份,获2020年安徽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团省委、省青联授予他第24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9月东超科技“无接触空中交互”技术被正式列入《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相关应用将于近期在全省推广。(记者 殷骁)
延伸阅读
团省委在新阶段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推进“创业安徽”建设,累计培训成长期青年创业者175人,培训青年企业家600余人。我省团组织联合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省农商行等建立支持青年创业贷款扶持机制,协助4900多家中小微企业融资31.36亿元。
“七一勋章”获得者 李宏塔:“把党的好传统传承弘扬下去”
“能在建党100周年时受到表彰,感到很光荣,也激励着我继续把党的好传统传承弘扬下去。”日前,回忆起获得“七一勋章”,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宏塔仍然内心澎湃。今年,在人民大会堂,李宏塔作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获得“七一勋章”。
李宏塔的祖父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宏塔16岁当兵入伍,做过化工厂工人,后来考上大学。
从1978年起,李宏塔先后在共青团合肥市委、团省委、省民政厅、省政协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一个习惯一直伴随他的职业生涯:除了极少数因为重要公务赶时间,李宏塔坚持天天骑自行车上下班。2003年他将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还笑称这是“与时俱进”。李宏塔一生节俭,对吃、穿、住都不讲究,一家子曾“蜗居”在一套冬冷夏热的两居室里,一住就是16年。
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当好人民勤务员,在李宏塔身上有着直接的体现。在省民政厅工作期间,李宏塔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工作实事求是、从不搞形式主义,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
“回望我们党10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多少前辈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心血,甚至牺牲了生命。跟他们比起来,我仅仅是做了党员干部该做的事情。”李宏塔告诉记者,尽管他已退休,他还继续尽自己所能,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记者 李浩)
延伸阅读
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中,“七一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党员,这是由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党内最高荣誉。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卢毅:“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创造更大成绩”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们正在商议招引新的企业,利用原餐具加工企业的厂房发展蘑菇种植。”12月27日,蒙城县许疃镇党委委员卢毅告诉记者。
土桥村是卢毅常常挂在嘴边、放在心上的地方。2018年4月,在县直机关工作的卢毅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来到许疃镇土桥村驻村扶贫。当时,卢毅刚怀孕,村民觉得她只是下来“镀金”。面对村民质疑,卢毅用行动来证明自己。驻村不到1个月,她就把82户贫困户走访了两遍。因孕期长时间走路,卢毅原本35码的脚硬生生地肿成37码。一直快到预产期,卢毅才请假回到县城。生产后卢毅没休完产假,就又回到土桥村。
土桥村原本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为了发展产业,卢毅多次组织召开“土桥老乡请您回家”座谈会,邀请本村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引入4家企业进村发展。她还聘请农业专家为村里产业结构调整出谋划策,利用土桥村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去年,合作社与一家农业企业签订1000亩蔬菜订单。“有了产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去年达119万元,今年已经突破了200万元。”
今年2月,卢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卢毅没有止步,而是把荣誉当成更大的责任和动力。结束驻村任期后,卢毅选择留在许疃镇工作,继续联系包保土桥村。“我要和乡亲们在乡村振兴路上,创造更大成绩。”(记者 范孝东)
延伸阅读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我省共有70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安徽最美退役军人” 王彬:“用创业去服务更多的退役军人”
“面临择业问题,退役军人在择业心理、技能素养上都需要一定准备。我也曾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用创业去服务更多的退役军人,我感到很欣慰!”王彬说。12月24日,王彬获评2021年度“安徽最美退役军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品质。
入伍19年,已获中校军衔的王彬选择自主择业。2020年7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王彬创办了蜀山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当年12月,基地升级为合肥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为了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培训指导,他和团队人员一方面给每一位退役军人都安排了培训计划,通过专业扩展训练计划,帮助他们调节健康心态,掌握谋生技能;另一方面,还积极和高校进行对接,共建“退役军人学院”等,让退役军人能够学习到前沿的知识。
在第二届安徽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上,“小兵茶故室”“融合式国防教育产业体系”“安徽广电·米酷5G电商直播基地”等项目获奖。“这些创业项目都接受过我们基地的培训,有的是我们基地孵化出的项目,很有发展潜力。”王彬说,基地正在开展针对退役军人的电商技能培训项目。截至目前,“直播培训”项目已培训200余名退役军人。
退伍不褪色,创业勇争先。创业以来,王彬已经帮助2000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先后荣获“安徽省退役军人创业导师”“安徽省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见习记者 李明杰)
延伸阅读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相关部门,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和现代学徒制培训,累计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3.96万人次,退役军人就业竞争力有效提升。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场地开辟退役军人创业专区。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就业创业各类园地298家。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张劼:“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挺身而出”
“在现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是终生难忘的记忆,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张劼说。
张劼作为全国“两优一先”代表,受邀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说起当时的场景,张劼依然难掩激动和自豪。
从北京回来后,张劼立刻投入到特警队的日常工作中。每天早上7点左右,他就赶到单位值班备勤,通常夜幕四合才下班回家。他告诉记者,通过多次手术治疗和不间断的对抗性训练,坚持在努力中恢复、在恢复中训练,现如今,他的身体各项机能稳定向好,工作和生活也回到了正轨。
在经历了5年23次大手术和6次激光治疗后,张劼终于回到了公安工作一线。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与160余名同事连续87天战斗在一线,为此,不得不一再推迟赴上海做手术的时间。
党的教育始终是他人生路上的明灯。小时候的张劼崇拜他的爸爸,立志长大后也要做一名警察。从警校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公安民警。2004年3月,经过党组织的培养,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我将以十分的忠诚和满腔热血干好本职工作,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挺身而出!”张劼说。(记者 张岳)
延伸阅读
2016年1月5日,蚌埠市发生一起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警情。犯罪嫌疑人吕某在家中堆放了若干液化气钢瓶和汽油桶,扬言要引爆居民楼。张劼主动请命“第一个上”,从破拆的窗户洞钻进室内,迅速制服了吕某。可是汽油桶口的棉布已被点着,引发大火,张劼全身有30%面积深二度烧伤,经历6次手术才脱离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