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5月27日,记者随省妇儿工委成员单位一行,到合肥市和平小学第二小学慰问少年儿童。校园里一块石头上写着的红色“心悦”二字,代表着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校园里面可以很好玩吗?记者观察了一下,和平二小好玩的地方可真多。正值课外活动时间,教学楼通道的半面墙都是磁性的积木墙,孩子们在墙上搭火车,集体协作,忙得不亦乐乎。校园的边边角角,被开辟成菜地,每个班级都有一小块专属菜地,孩子们自己浇灌维护,体验点瓜种豆。各种社团活动更是精彩迭出,有学刺绣的,有做手工的,还有的学生在打手球、打篮球,玩得热火朝天。“看着都是玩的项目,其实这都是我们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之中,分担到每一个教育者身上。孩子们在玩耍中释放天性,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心态。”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赵瑞说。
小小少年,或多或少都有成长的烦恼,如果不及时疏导,小烦恼就会变成大心结。和平二小是一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在“心育”工作方面下足了功夫。记者走进学校的心理辅导站,情绪宣泄室里设有心理宣泄仪、智能呐喊仪,孩子可以在这里宣泄不良情绪,也可以通过音乐或涂鸦来减压,处处细节体现关爱。心理辅导站会定期筛查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疏导,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们把校园文化总结为‘心悦’,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自我悦纳、自我赏识、自信豁达。我们教师和家长必须把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放在孩子人生发展中很重要的位置,不能以‘为了明天的幸福必须牺牲今天的快乐和幸福’为借口,剥夺孩子的快乐童年。”和平二小校长何焱说,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快乐童年的守护者,“心悦”的理念,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每一位教师高高兴兴地工作,品味教育的芬芳;每一位家长坚定地支持教育,分享子女成长的喜悦。
■ 本报记者 李揽月